高考散文语言“优美凝练”的考查形式多样,主要聚焦于对语言艺术特色的多维度分析。以下是常见的考查形式及对应答题要点,结合真题示例解析:
一、词语含义与表达效果分析
1. 考查重点: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义(如比喻义、象征义、情感色彩变化等)。分析词语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传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2. 答题方向:
动态语境义: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深层含义。例如“定”在《山楂是甜的》中既指目光停留,又暗含对冰糖葫芦的强烈渴望。修辞或手法:如叠词增强音韵美(如“清清冷冷”渲染氛围),动词的精准使用(如“挤牛奶”中的“挤”凸显辛劳)。情感与主旨:如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体现作者态度(如“粗粝”暗含对农村生活的复杂情感)。3. 典型设问:
“结合上下文,赏析加点词‘定’的表达效果。”“如何理解文中‘粗粝’一词的语境义?”二、句子赏析与表达技巧
1. 考查重点: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及其艺术效果。句式的选择(长短句、整散句、倒装句等)与情感节奏的关系。2. 答题方向:
修辞手法:如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如“年是一枝红梅”将年味具象化)。句式特点:短句明快(如“天冷,我妈是热的”对比突出情感);整散结合增强抒情性。表达方式:描写细腻(如“山楂酱处于半冻不冻的状态”以细节传递温情)。3. 典型设问:
“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及作用。”三、语言风格与整体特色概括
1. 考查重点:
辨识散文的语言风格(如质朴清新、典雅含蓄、幽默犀利等)。结合选材、情感等分析风格成因。2. 答题方向:
术语运用:如“自然流畅”“诗情画意”(《墙上的春天》用比喻和拟人营造画面感)。风格与主题关联:如《故都的秋》语言“清、静、悲凉”呼应怀旧主题。3. 典型设问:
“本文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赏析。”“简析本文的语言风格,并举例说明。”四、表达技巧的综合分析
1. 考查重点:
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如象征、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的表现效果。分析语言与结构、情感、主题的关联。2. 答题方向:
手法叠加:如《胡桃云片》中白描与象征结合,以食物承载文化意蕴。技巧与意境:如《荷塘月色》用通感手法营造朦胧美,暗示心境。3. 典型设问:
“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从语言和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如何体现‘形散神聚’的特点。”五、语言与主旨情感的关联
1. 考查重点:
语言如何服务于主题表达(如含蓄语言暗示深层思考)。分析关键词句的情感倾向(如反讽、双关等)。2. 答题方向:
以小见大:如《我与地坛》通过日常语言探讨生命哲学。情感载体:如《北京的“大”与“深”》中引用古诗文强化文化厚重感。3. 典型设问:
“分析文中反复出现的‘甜’字如何深化主题。”“本文语言含蓄隽永,请结合结尾段分析其思想内涵。”六、对比与迁移应用
1. 考查重点:
比较不同文本的语言特色(如鲁迅的犀利 vs 朱自清的柔美)。结合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评价语言艺术价值。2. 答题方向:
跨文本分析:如对比《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的语言风格差异。个性化解读:如评析方言词汇在散文中的地域文化表达。3. 典型设问:
“本文与《荷塘月色》的语言风格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备考建议:
1. 积累术语:熟记语言特色术语(如“质朴清新”“典雅凝练”)及对应的文本例证。
2. 分点训练:针对不同题型专项练习,强化答题规范(如“手法+分析+效果”三步法)。
3. 文本细读:关注散文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关键词和结构线索(如《墙上的春天》以“年画”串联情感)。
通过系统掌握以上考查形式及答题策略,可有效提升对散文语言的鉴赏能力,在高考中精准得分。
推荐文章
如何通过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理解电力系统基础概念
2025-05-2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什么
2025-02-13高考分数误差范围及对录取结果的影响研究
2025-04-16选择医学类专业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1-08各大高校的强势专业有哪些
2025-01-20高考选科组合与大学专业匹配度咨询指南
2025-07-09数学高分能否弥补理科选科弱势
2025-06-26中考志愿填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025-02-28云计算与大数据对高考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提出哪些新挑战
2025-08-18低分考生如何通过职业规划实现逆袭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