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高考模式全面实施

1. “3+1+2”考试模式

青海首次采用“3+1+2”模式,取消传统文理分科。考生需选择3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及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再选科目成绩按等级赋分计入总分,总分仍为750分。

2. 科目选择与赋分机制

  • 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采用等级赋分,解决不同科目难度差异问题,确保公平性。
  • 数学科目不再分文理,所有考生使用同一套试卷。
  • 二、录取批次与志愿填报改革

    1. 合并本科批次

    取消原一本、二本批次划分,合并为“本科批”,仅保留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这一调整旨在减少高校等级标签影响,增加考生选择灵活性。

    2. “专业(类)+院校”志愿模式

  • 每个志愿由“1个专业(类)+1所院校”组成,不再设置专业调剂选项,考生可精准填报目标专业。
  • 普通类本科批设置96个平行志愿,提前批和高职批设置60个平行志愿,大幅增加选择空间。
  • 3. 按首选科目分类录取

    招生计划按物理类、历史类分别编制,两类单独划线、分列计划投档,录取更加精准。

    三、考试时间与科目安排调整

  • 考试时间延长:因科目增加,高考时间从原2天延长至3天(6月7日-9日),民族语文考试另安排在6月10日。
  • 具体科目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和外语(120分钟),选考科目均为75分钟。
  • 四、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变化

    1. 艺术类与体育类

    2025年青海省高校招生计划有哪些新变化

  • 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本科二批次线的75%,部分专业可适当降低。
  • 艺术类、体育类招生计划单独设置批次,采用省级统考或校考成绩,志愿数量与普通类同步调整。
  • 2. 高水平运动队

    所有项目专业测试由全国统考取代校考,高校不得额外组织筛选。

    五、综合素质评价与资格审查强化

  •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参考,涵盖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等维度,推动多元化评价。
  • 专项计划审查:国家专项、地方专项等需严格审核考生户籍、学籍及实际就读情况,严查资格造假。
  • 六、其他重要调整

    1. 复读生政策:禁止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复读生需通过私立机构备考。

    2. 民族语言考试:报考少数民族语言授课专业的考生需参加藏语文或蒙古语文考试。

    总结与建议

    考生需重点关注科目选择与赋分规则、志愿填报策略调整,并提前规划职业方向。建议参考《青海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选科要求,合理利用志愿辅助系统分析历年录取数据。更多细节可查阅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及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