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为高考生及潜在新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涵盖学科先修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教材教参库等,帮助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提前适应学术环境并拓展知识视野。以下是主要资源的梳理:
一、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周末学堂)
课程内容:面向上海市高一学生开放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数学等十大学科的课程,内容难度介于高中与大学之间,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学习形式:周末线下授课,学生可体验大学校园资源,包括图书馆、食堂及学术活动,通过考核的学分未来可置换大学通识课程学分。适用性:虽主要面向高一学生,但高考生可通过该计划提前了解复旦学科特色,增强竞争力。二、在线学习平台
1. eLearning平台
复旦大学核心教学平台,提供课件发布、作业提交、在线考试等功能,部分课程资源向公众开放。例如“英语自主学习云平台”包含听说读写译等9大板块,支持线上一对一辅导与泛在学习。特色资源:通识教育课程、学术写作讲座等可通过“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站点获取。2. MOOC平台
中国大学MOOC、Coursera@Fudan等合作平台提供《遗传学》《理想国导读》等课程,支持高考生提前学习大学内容。特色课程:如“AI大课”系列,融入人工智能与专业结合的课程设计,培养跨学科思维。三、教材与教参资源
电子教材库:复旦大学图书馆提供数字化教参服务,涵盖教材、专著、期刊文章等,部分资源开放访问。例如“外教中心电子教材平台”收录近8000种原版教材,涉及理工医管等多学科。纸质教材:通过图书馆馆藏目录可查询实体教材,外国教材中心专注数学类经典教材。四、移动学习工具
i学平台APP:提供海量电子书、音频视频课件,覆盖英语、医学等领域,支持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例如“英语语音学”“核辐射探测”等课程资源。五、特色实践与创新资源

相辉学堂:2024年首次招生,提供“相辉计划”与“香农计划”,学生可参与交叉学科实验室(如物联网、仿生机器人实验室),并接受院士导师的个性化指导。AI融合课程:通过通识专项课程提升AI能力,如本研贯通的“AI大课”支持学生结合专业需求选择学习层次。复旦大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为高考生搭建了从学科基础到前沿探索的自主学习体系。建议考生关注“复旦大学招生”官方渠道获取最新项目动态,并通过公开平台(如MOOC、图书馆资源)提前体验学术氛围。
推荐文章
地域差异对专业冷热判断有哪些影响
2025-03-26高考英语作文常见因果连接词使用实例解析
2025-03-15投档线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2024-11-29海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2024-12-16成绩公布后,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2025-02-18如何解读高考志愿位次排名
2025-03-04音乐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哪些
2024-12-07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2024-12-18新媒体多平台运营与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对高考学习模式的启示
2025-04-04如何评估自己的高考分数与专业匹配度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