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政治或经济学科的价格政策分析题中,弹性理论是高频考点,尤其常结合干预政策(如支持价格、限制价格)或市场现象(如“谷贱伤农”“奢侈品促销”)进行考核。以下为应用弹性理论解题的核心技巧与答题框架:
一、明确题型与答题方向
1. 题型分类:
2. 审题关键点:
二、核心答题逻辑与模板
1. 弹性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ext{PED} = frac{
ext{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ext{价格变动百分比}}
]
例:农产品提价→总收益增加(因销量下降幅度小)。
例:手机降价→销量大幅上升→总收益增加。
2. 结合政策分析的具体应用
① 供给过剩(弹性小→价格提高后销量下降有限);
② 需收购过剩产品或限制产量;
③ 长期可能挫伤市场调节机制。
“设定小麦最低收购价,因小麦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导致供给量大幅增加,但需求量下降有限,形成过剩。需介入收购,增加财政负担。”
① 短缺(价格低于均衡价→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② 黑市交易或配给制出现;
③ 长期抑制生产者积极性。
“限制房租导致房源供给减少(供给弹性低),但租房需求刚性(需求缺乏弹性),供需失衡引发排队或黑市高价交易。”
3. 典型例题解析
答题逻辑:
① 技术提升→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
② 大米需求缺乏弹性→价格降幅大于销量增幅→总收益减少;
③ 需补贴或调节供给量以稳定收入。
三、高分策略与易错点
1. 图表结合分析:
2. 术语规范与拓展:
3. 常见易错点:
四、真题演练与思维训练
1. 模拟题:“结合弹性理论,说明为何‘谷贱伤农’现象频发,并提出政策建议。”
参考答案:
2. 跨学科融合:如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析弹性与政策设计(碳价对企业减排的激励作用)。
通过以上技巧,考生需在掌握弹性理论核心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政策情境,结构化分析供需变动、弹性差异及社会影响,同时注重术语规范与时政关联,方能在高考中精准得分。
推荐文章
电子信息工程在芯片设计领域需要哪些高考学科基础
2025-04-06南京邮电大学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符合高考生兴趣方向
2025-03-18高考理—高考理科500分算什么水平
2024-03-02高考生必知:计算机网络专业实习实践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2025-03-26中考成绩如何影响高中选择
2024-11-30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热门方向是什么
2025-03-05济南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025-01-04高考数学薄弱环节:师范生指导家长进行有效课后辅导
2025-04-19高考政策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2024-11-08航空航天专业的前景分析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