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GPS定位技术典型案例解析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高考地理选择题中“3S技术”的核心考点之一,其核心功能为 精确定位、导航、测速与授时。以下结合典型案例解析其应用场景、易错点及解题思路。

一、GPS核心功能与典型应用场景

1. 定位与导航

  • 案例:在灾后救援中,GPS可实时提供被困人员的精确位置(如2024年浙江高考题5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准确提供急需救援的位置”)。
  • 关键词:位置坐标(经度、纬度、海拔)、运动轨迹。
  • 易错点:混淆GPS与GIS功能。如“动态获取灾区夜间灯光强度”需用 遥感(RS),而非GPS。
  • 2. 数据采集与监测

  • 案例:科考活动中,GPS监测冰川移动速度(如格陵兰冰盖监测题中,GPS可获取冰盖移动速度和海拔变化数据)。
  • 关键词:动态监测、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 3. 农业与交通应用

  • 案例:精准农业中,GPS为无人机播种、收割提供路径导航(如“玉米迷宫”设计需GPS定位机械轨迹)。
  • 易错点:GPS不直接参与数据分析(如“模拟分析”需GIS)。
  • 二、高考真题典型题型解析

    例题1(2024浙江高考题5):

    > 在灾后救援中,可运用(  )

    > A. GPS动态获取灾区夜间灯光强度

    > B. GIS实时采集气象信息

    > C. RS模拟分析重建决策

    > D. BDS提供救援位置

    解析

  • 选项D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属于GPS技术,核心功能是定位导航,可提供精确救援坐标。
  • 排除法:A项“灯光强度”需RS;B项“采集气象信息”需RS或传感器;C项“模拟分析”需GIS。
  • 例题2(2020上海高考题):

    > GPS不能应用于(  )

    > A. 地形图测绘

    > B. 洪涝灾害监测

    > C. 车辆导航

    > D. 海上搜救

    解析

    高考地理选择题突破:GPS定位技术典型案例解析

  • 答案B:洪涝监测需遥感(RS)获取影像,GPS无法直接监测灾害范围。
  • 三、高频易错点与解题技巧

    1. 区分3S技术核心功能

  • GPS:定位、导航(如坐标、速度)。
  • RS:获取影像(如灾害范围、植被覆盖)。
  • GIS:数据分析(如路径规划、模拟预测)。
  • 2. 审题关键词

  • 定位(如“坐标”“位置”“导航”)→ GPS。
  • 动态监测(如移动速度、轨迹)→ GPS+RS。
  • 数据分析(如“模拟”“规划”)→ GIS。
  • 3. 特殊情境应用

  • 农业精准灌溉:GPS定位土壤湿度监测点,无人机联动喷洒(如新疆棉田案例)。
  • 冰川研究:GPS监测冰盖移动速度和海拔变化(如格陵兰岛冰盖题)。
  • 四、答题模板与总结

    1. 模板句式

    > “GPS通过卫星信号提供 精确位置/速度/时间,应用于 ××场景(如救援、农业、交通)。”

    2. 总结

  • GPS是“点”数据获取技术,与RS(面)、GIS(分析)结合考查。
  • 排除干扰选项的关键是明确题干要求的核心功能(定位/监测/分析)。
  • 真题训练建议:重点练习浙江、江苏、山东卷中涉及GPS的题目(如2024浙江卷、2021江苏卷),强化功能区分与应用场景记忆。

    延伸学习: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最新应用(如智慧城市、无人驾驶),关注科技热点与地理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