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高考“情境化命题”与“跨学科素养”要求)

题目背景

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绿驰科技”因电池生产环节的环保问题被媒体曝光,引发公众对新能源产业“伪环保”的质疑。企业股价暴跌,社交媒体上出现“抵制绿驰”的声浪。企业需在24小时内制定公关方案并回应舆情。

题目设计

材料1:媒体报道片段

> 《环保观察》2025年3月8日报道:绿驰科技某电池工厂存在废水违规排放问题,周边河流检测出重金属超标。当地环保部门已介入调查。

材料2:社交媒体舆情(微博话题数据)

  • 绿驰电池污染 阅读量1.2亿,讨论量28万;
  • 热门评论:“新能源车打着环保旗号,背地里污染环境!”
  • 网民情绪分布:愤怒(65%)、失望(25%)、中立(10%)。
  • 材料3:企业内部会议记录

  • 公关部建议:①召开新闻发布会;②邀请第三方机构检测;③发起“绿色工厂开放日”活动。
  • 传媒部建议:①联系主流媒体发布澄清声明;②通过短视频平台科普电池技术;③与环保KOL合作。
  • 设问与解析

    高考模拟题设计:公共关系与传媒关系的综合应用题例析

    1.(综合应用)结合材料,分析绿驰科技面临的公共关系危机类型及其核心矛盾。(6分)

  • 参考答案
  • 危机类型:企业信誉危机(因环保问题导致公众信任崩塌)。
  • 核心矛盾:企业宣传的“环保形象”与实际生产行为不符,引发公众对新能源行业真实性的质疑。
  • 2.(策略设计)请从公共关系与传媒协同角度,为绿驰科技设计一套危机应对方案。(8分)

  • 参考答案(要点):
  • 公关层面
  • 4R原则(Reduction减责、Readiness预备、Response响应、Recovery修复):立即暂停涉事工厂生产,配合环保部门调查;

    透明化沟通:公布历年环保投入数据,邀请媒体与公众参与“工厂开放日”。

  • 传媒层面
  • 舆情分层应对:在微博发布正式道歉声明(文字+视频),在抖音推出“电池技术解密”系列短视频;

    KOL联动:邀请环保领域专家、科普博主解读新能源行业环保标准,重塑公众认知。

    3.(理论应用)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绿驰科技应如何优化信息传播路径。(6分)

  • 参考答案
  • 5W模式优化
  • Who(传播主体):联合、行业协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增强信息权威性;

    What(传播内容):聚焦“技术改进措施”而非辩解,避免触发公众逆反心理;

    Channel(传播渠道):采用“两微一抖+B站”全矩阵覆盖,针对不同平台用户特点定制内容。

    命题意图与素养考查

    1. 核心素养

  • 公共参与:引导学生思考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利益的平衡;
  • 媒介素养:分析多源信息(媒体报道、社交舆情)的传播逻辑与影响。
  • 2. 跨学科融合

  • 公共关系学(危机管理4R理论) + 传播学(5W模型) + 政治(监管角色)。
  • 3. 现实意义

  • 呼应“双碳目标”背景,探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真实矛盾,培养批判性思维。
  • 评分标准

  • 策略设计题:方案需包含公关与传媒的具体措施(各2点),逻辑清晰(4分),创新性(如引入第三方认证、跨界合作等)(4分)。
  • 理论应用题:准确引用传播学模型(3分),结合案例具体分析(3分)。
  • 命题依据:参考高考命题趋势中“无情境不成题”、“跨学科融合”等要求,结合公共关系学与传媒学核心理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