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排查隐患,净化考点周边环境

1. 联合整治噪音与安全隐患

各地公安联合教育、城管等部门,提前对考点周边出租屋、网吧、施工工地等场所开展排查,重点整治噪音污染和治安隐患。例如,合肥市在“禁噪期”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夜间违规施工,及时处理噪音源;北京市公安局清理校园周边小摊贩、所,并设置防冲撞设施,确保考点安全。

2. 强化校园内部安防

督促学校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如江西公安通过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一键报警、视频监控等),加强安检和风险预警;安图县公安局对考场消防设备、安全通道等全面检查,确保设施状态正常。

二、立体化巡逻防控,提升见警率

1. 高密度警力部署与巡逻

高考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启动高等级勤务,增设执勤岗点,投入大量警力车巡、步巡结合。如2022年公安部部署310万人次警力、140万辆警车,覆盖全国考点;2024年嘉峪关公安在考点周边实施交通管制,设置铁骑护航队,快速响应考生求助。

2. 科技赋能空中巡查

无人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如莆田市通过无人机监测考场周边人流、交通及“黑飞”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至指挥部,配合地面警力快速处置异常;河津利用无人机巡查交通状况,优化管制措施。

三、严打涉考犯罪,维护公平秩序

1. 打击作弊与非法经营

公安联合网信、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材、组织等违法行为。例如,2022年公安部开展专项整治,收缴作弊设备,清理网络涉考有害信息;民和县公安局对印刷行业、寄递业加强监管,严防泄题风险。

2. 快速处置涉考案件

对重大涉考案件挂牌督办,如2024年咸阳公安及时为丢失证件的考生补明,并查处考场周边交通违法行为;江西公安设立临时身份认证点,确保考生顺利入场。

四、应急服务与交通保障

1. 开通绿色通道与爱心护考

多地提供加急、应急送考服务。如北京、浙江等地为遗失身份证的考生快速办理临时证明;珠海在暴雨中仅用7分钟护送考生抵达考场。

2. 优化交通组织与降噪管理

部门制定“一校一策”交通方案,严查鸣笛、超速等干扰行为。例如,江西公安在考点周边设置禁鸣标志,快处交通事故;韩城通过临时管制和绕行引导,减少拥堵。

五、社会协同与宣传引导

1. 群防群治与公众参与

发动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护考。如西城公安成立治安小分队,联合校园保安扩展巡逻范围;娄底警方联合社区干部开展“禁噪护考”宣传,呼吁商户降低噪音。

2. 防范诈骗与安全教育

高考热点话题:警察治安巡逻如何为考生创造安全备考环境

高考后,公安部提醒考生警惕“内部指标”等诈骗手段;江西公安通过新媒体发布交通提示,增强家长和考生安全意识。

案例亮点

  • 科技与人文结合:无人机监管、红外热成像等技术提升执法效率,同时暖心故事(如警察父子共同护考、偶遇恩师)展现服务温度。
  • 跨部门协作:公安、环保、教育等多部门联动,形成治理合力,如合肥市环保与城管联合处理违规工地。
  • 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高考的顺利进行,也体现了公安机关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高效响应与人文关怀,成为近年高考期间的社会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