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分析题
题型特点:要求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判断其情感基调,并指出乐景与哀情的反差效果。
例1: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设问:为何诗中描绘的“江碧”“山青”等明丽春景却表达了哀愁?
答案要点:
考点:通过景情反差强化情感表达(乐景反衬哀情)。
二、手法鉴赏题
题型特点:直接考查对“乐景写哀情”手法的辨识与分析,需结合诗句说明其作用。
例2:许浑《谢亭送别》
> 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设问: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是否与全诗情感冲突?请分析。
答案要点:
考点:反衬手法的艺术效果(以景衬情,倍增哀感)。
三、作用题
题型特点:要求分析乐景描写在全诗结构或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例3: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
> 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
设问:前两联的春景描写对后文情感表达有何作用?
答案要点:
考点:乐景为哀情服务的多层次作用(铺垫、对比、深化主题)。
四、比较题
题型特点:比较同一诗人或不同诗人作品中乐景写哀情的异同。
例4:杜甫《春望》与《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绝句漫兴》: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设问:两首诗均写花鸟,其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
考点:区分“融情于景”与“乐景衬哀情”两种手法。
五、炼字题
题型特点:通过关键词(如形容词、动词)分析乐景中的哀情渗透。
例5: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设问:“青青柳色新”的“新”字如何隐含离别之情?
答案要点:
考点:炼字与情感反差的结合(明写景,暗抒情)。
答题策略总结
1. 辨识关键:明确诗中是否存在“明丽景物”与“哀伤情感”的对比。
2. 结合诗句:逐句分析景物特征与情感内核,指出反衬关系。
3. 分层作用:从结构(铺垫、照应)、情感(强化哀感)、意境(反差美)三方面展开。
4. 术语运用:使用“反衬”“倍增其哀”“以乐景写哀情”等术语。
备考建议:多积累典型诗例(如杜甫、李煜、王维作品),并练习对比分析不同题型中手法的细微差异。
推荐文章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高考选科建议
2025-04-08留学后如何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2024-11-29特招线与本科线:不同批次录取规则全解析
2025-03-22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哪些工作
2025-01-14河南高考改革后,热门专业的变化趋势
2024-11-23中职高考报名常见问题解答:时间节点与资格审核
2025-04-23艺术类、体育类高职志愿何时开始填报
2025-04-19调剂到非热门专业是否意味着就业机会减少
2025-04-25不同类型高校的录取线有何特点
2025-01-26高考政治经济题中如何运用供求曲线分析教育政策变化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