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1. 基本原理
凝胶电泳利用电场驱动带电分子(如DNA)在凝胶介质中迁移,根据分子大小、构象和电荷差异实现分离。DNA因糖-磷酸骨架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迁移速度与分子量成反比,小分子迁移更快。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是常用介质,前者适用于较大DNA片段(0.2-50kb),后者分辨率更高,适合小片段(1-1000bp)。
2. 技术分类
3. 显色与检测
常用溴化乙锭(EB)或SYBR Safe等荧光染料染色,紫外光下DNA-染料复合物发出荧光,条带亮度与DNA含量成正比。EB染色灵敏度高,可检测0.05μg的DNA。
4. 影响因素
二、高考高频考点解析
1. 电泳图与遗传病分析
例题(2022湖南卷):突变型1基因C1因碱基替换产生新酶切位点,电泳结果显示Ⅲ(含未切割的C基因条带和切割后的C1条带),可推断突变型为杂合子。
2. 基因型推断与概率计算
例题(2020山东卷):乙病电泳显示患者仅一条带(隐性纯合),正常个体两条带(显性杂合或纯合),结合家系图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 分子量判断与限制酶分析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高考实验题考点)
1. 缓冲液选择:必须使用TAE或TBE缓冲液,避免使用水导致凝胶融化。
2. 上样量控制:过多样品导致条带重叠,过少则无法检测,需根据DNA浓度调整。
3. 电压与时间:高电压缩短电泳时间但降低分辨率,推荐4-10V/cm。
4. 染色安全:EB为潜在致癌物,需戴手套操作;SYBR Safe更安全但灵敏度稍低。
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核心实验技术,高考中常结合遗传学、基因工程等知识点考查电泳图分析能力。掌握以下关键点:
1. 电泳原理与分类:琼脂糖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适用场景。
2. 电泳图解读:条带数目与基因型对应关系,显隐性及遗传方式判断。
3. 实验设计:限制酶选择、突变检测及概率计算。
4. 操作细节:缓冲液、电压、染色剂的选择与安全操作。
通过典型例题训练(如湖南、山东卷真题),可强化电泳图分析思维,提升遗传题解题效率。
推荐文章
重回高考那一年—重回高一,我弃文从理
2023-06-26如何看待大学的专业排名
2025-03-03剧烈运动后参加体检为何可能被标注心率异常
2025-03-24如何选择大学与专业的组合
2024-12-31高考志愿的变化趋势如何
2024-12-29江西大学的校企合作项目有哪些
2024-10-30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如何通过考研提升职业竞争力
2025-04-18农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025-02-01现代物流专业的行业前景如何
2024-12-22高考复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