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时间节点,避免错填漏填

1. 提前批与常规批填报时间通常不重叠

  • 提前批填报时间较早,例如山东省2024年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在6月29日(9:00-18:00),而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在7月5日-7日
  • 考生需注意截止时间,尽量提前2小时提交志愿,避免网络拥堵或意外情况导致填报失败。
  • 2. 提前批录取结果未出时,仍需填报常规批

  • 即使已填报提前批,若提前批录取结果尚未公布(例如山东提前批结果7月12日查询),考生仍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常规批志愿,以防提前批未被录取时失去常规批机会。
  • 二、批次选择与兼报限制

    1. 不同类别志愿不得兼报

  • 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在同一批次内不可兼报,考生需选择其中一类填报。例如,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只能二选一。
  • 艺术类考生若同时获得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合格成绩,可分别填报,但需注意不同批次志愿填报时间差异。
  • 2. 特殊类型志愿的优先级

  • 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如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志愿不可兼报。
  • 提前批中的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军士生等需注意面试或体检时间,避免与常规批填报冲突。
  • 三、填报策略与系统使用

    1. 合理规划“冲稳保”梯度

  • 提前批可适当“冲刺”心仪院校,但常规批需设置稳妥和保底志愿,尤其是常规批实行平行志愿(如山东常规批可填96个志愿),需充分利用梯度策略。
  • 使用志愿辅助系统(如山东6月28日-7月7日开放)预选志愿,提前生成预填表,提高正式填报效率。
  • 2. 注意投档规则与录取顺序

  • 提前批录取结束后才会进行常规批投档,若提前批被录取,常规批志愿自动失效;若未被录取,则继续参与常规批录取。
  • 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每轮投档仅一次机会,需确保志愿顺序合理。
  • 四、材料与信息核对

    提前批与常规批志愿填报时间衔接注意事项

    1. 核对招生计划与选科要求

  • 提前批部分专业(如军校、公安类)对选考科目、外语语种、体检结论等有特殊要求,需提前查阅高校招生章程。
  • 常规批志愿需确保符合“专业(类)+学校”的选科要求,避免因不符条件被退档。
  • 2. 关注系统提醒与变更通知

  • 填报时注意页面弹窗提示(如公费师范生需确认协议),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 个别高校招生计划可能有调整,需及时登录省考试院官网查询最新通知。
  • 五、后续流程与心理调适

    1. 及时查询录取结果

  • 提前批结果通常在常规批填报结束后公布(如山东7月12日查询),考生需根据结果决定是否参与后续征集志愿。
  • 常规批录取结果公布后,若未被录取,可继续填报后续批次(如专科批)。
  • 2. 保持冷静,避免焦虑

  • 提前批未被录取属正常情况,需理性对待,专注后续批次填报。家长应协生调整心态,避免因紧张导致决策失误。
  • 总结

    提前批与常规批的时间衔接需严格遵循本省日程,重点关注填报截止时间、兼报限制及录取顺序。合理利用辅助系统、科学规划志愿梯度、仔细核对招生要求是确保顺利录取的关键。保持对录取结果的动态关注,及时调整策略,避免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