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的省份

适用省份: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湖南、湖北、广东等15个省份(截至2025年)。

调剂规则

1. 调剂范围限定在同一专业组内

  • 考生填报的每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单位,组内包含多个选科要求相同的专业。
  • 若考生被投档至某一专业组,但所填专业均未录取且选择“服从调剂”,则高校只能在该专业组内未招满的专业中进行调剂,不会跨专业组或跨院校调剂。
  • 示例:某大学分为“物理+化学”专业组(含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和“物理+不限”专业组(含管理、经济等)。若考生被投档至“物理+化学”组,调剂仅在该组内进行,不会调至另一组。
  • 2. 选科要求严格匹配

  • 调剂时仅考虑与考生选科(如“物理+化学”)完全一致的专业,避免因选科不符导致退档。
  • 3. 调剂策略建议

  • 考生应提前查看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避免组内存在无法接受的专业。若组内有冷门专业,需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
  • 二、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的省份

    适用省份:山东、浙江、河北、辽宁、重庆、贵州(共6个省份)。

    调剂规则

    新高考省份专业组内调剂的具体规则是什么

  • 取消服从调剂选项:此类模式以“1个专业(类)+1所院校”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直接填报具体专业,无调剂选项。若所填专业均未录取,则直接退档,需参与后续批次或征集志愿。
  • 优势:考生完全自主选择专业,避免被调剂至未填报的冷门专业。
  • 三、调剂注意事项

    1. 退档风险

  • 不服从调剂时,若专业组内所有填报专业均未录取,考生将被退档至下一批次。
  • 服从调剂可降低退档风险,但可能被调剂至组内冷门专业。
  • 2. 特殊限制条件

  • 部分专业对单科成绩、身体条件(如视力、身高)有额外要求,即使服从调剂,若不符合条件仍会被退档。
  • 3. 政策差异

  • 各省具体规则可能调整,需以本省教育考试院最新政策为准。例如,福建省允许在专业组内调剂,但部分批次(如提前批)仍采用顺序志愿,首志愿尤为关键。
  • 四、总结建议

    1. 提前规划专业组:优先选择组内专业均可接受的院校,避免被迫调剂到冷门专业。

    2. 合理分配冲稳保志愿:按“冲稳保”梯度填报,确保保底志愿足够稳妥。

    3. 利用官方工具: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系统或志愿填报辅助工具(如“圆梦志愿”APP)查询调剂范围和录取概率。

    如需更详细的本省政策解读,可参考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或咨询高校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