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课程体系概述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以“助人自助”为核心,涵盖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其课程体系可分为以下模块:
1. 通识教育课程(约3分)
必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旨在培养基本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选修课程: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类别,例如美育美学类、创新创业类课程,拓展学生跨学科视野。2. 学科基础课程(约31学分)
社会学与心理学基础:社会学概论、心理学导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奠定专业理论基础。管理学与政策课程:管理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等,培养对社会治理的宏观理解。3. 专业核心课程(约74学分)
理论课程:社会工作价值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福利思想等,强调专业价值观与素养。实务方法课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调查方法等,掌握直接服务技能。研究与实践课程:社会工作研究方法(量化与质性)、社会项目评估、公益慈善与社会创新,培养实证研究与项目管理能力。4. 选修与方向课程(约12学分)
细分方向:如儿童与家庭服务、医务社会工作、社区营造、公益慈善等,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模块。跨学科课程:法学(如社会法规)、医学(如公共卫生)、管理学(如组织行为学)等,增强复合能力。二、高考生必备知识储备
1. 社会科学基础:
社会学、心理学基本概念(如社会分层、家庭功能、人类行为理论)。社会政策与法规(如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权益保护等)。2. 人文素养:
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史,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议题。掌握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方法(如问卷设计、SPSS应用)。3. 国际视野:
了解国际社会工作前沿(如社区发展模式、危机干预技术),通过外文文献阅读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三、技能培养清单
1. 实务操作技能:
个案与小组工作:建立专业关系、需求评估、服务计划制定与执行。社区服务:组织居民议事、策划社区活动、资源链接与整合。项目管理:服务方案设计、执行监督、成效评估与报告撰写。2. 研究与分析能力:
掌握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熟练撰写调研报告与学术论文。分析社会问题(如贫困、老龄化)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提出政策建议。3. 综合软技能:
沟通与协调:跨部门合作、团队协作、危机谈判。心理辅导:基础心理咨询技巧、情绪疏导、危机干预。信息技术应用:社交媒体运营、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SPSS)、智能化服务工具。4. 职业认证准备:

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初级/中级),熟悉考试内容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四、学习建议与发展路径
1. 实践导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工机构实习,积累一线经验。
2. 学术深造:考研方向可选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福利政策、社会心理学等,提升研究能力。
3. 跨学科融合:选修法学、公共管理、医学课程,拓展就业竞争力(如司法社工、医务社工)。
提示:高考生需关注目标院校的选科要求,多数院校不限科目,但部分要求历史或思想政治。建议提前了解各校培养方案(如华东理工大学课程设置),结合兴趣规划学习路径。
推荐文章
如何应对考场上的突发问题
2025-03-02志愿填报中的专业描述重要吗
2025-03-04高考作文的题型有哪些
2024-10-20高考志愿调剂的案例分析有哪些
2024-12-19高考后如何评估专业的未来
2025-01-06高校录取的分数线波动性分析
2024-11-29高考志愿中跨专业填报的可行性如何
2025-03-02海洋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024-11-03高考特长生更适合选择大类招生还是自主招生
2025-03-21语言空洞如何注入文化底蕴引用技巧全解析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