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招生计划中并未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而是实行“专业(类)+院校”的志愿填报模式。以下是该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及特点:
一、志愿填报单位与结构
1. 基本单位
每个志愿以“1个专业(类)+1所院校”为基本填报单位。例如,考生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大学”即构成一个独立志愿,无专业组概念。
2. 志愿数量设置
二、投档与录取规则
1.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
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考生按高考成绩排序,依次检索志愿,达到投档条件即投档,后续志愿不再检索。
2. 无专业调剂风险
由于每个志愿直接对应具体专业和院校,考生被录取的专业均为填报志愿中的选择,不存在组内调剂问题。
3. 特殊批次设置
三、与其他模式的对比
1. 与“院校专业组”模式的区别
2. 优势与不足
四、补充说明
辽宁省的“专业(类)+院校”模式通过细化志愿单位,强化了考生对专业选择的自主权,降低了调剂风险,但也需考生在填报时更精准地规划志愿梯度。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省份的“院校专业组”模式,可参考相关省份政策。
推荐文章
如何理解专业的前景与风险
2025-03-04补录志愿可以更改吗
2024-12-26河北高考成绩的保密期限是什么
2024-12-23传媒艺术与数字媒体的区别
2025-01-26各省调剂政策有何不同
2024-12-10如何利用高考成绩分段进行自我评估
2024-12-06艺术设计专业的主修课程是什么
2025-02-12高考查分期间如何避免网络诈骗
2025-03-17网络安全技术在高考相关网络系统中的应用场景
2025-04-08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处理个人兴趣与家长建议的矛盾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