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学科中设计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类题型,需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与生活情境,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为具体设计思路及题型示例,结合多个教学案例与政策背景:

一、案例分析类题型

设计思路:选取真实低碳生活案例,要求学生从政治学科角度分析其背后的政策导向、社会意义及个人责任。

示例

> 材料: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居民分类垃圾可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提升了垃圾分类参与率。

> 问题

> 1. 结合《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分析该政策如何体现“全民参与低碳行动”的理念?

> 2. 从“公民责任意识”角度,说明青少年在家庭和社区中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 考查要点:政策理解、责任意识、社会参与。

二、政策解读与方案设计类题型

设计思路:通过解读国家低碳政策,设计实践方案,培养学生政策敏感性和创新思维。

示例

> 背景: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学校开展低碳教育活动。

> 任务

> 1. 列举两项校园内可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依据(如《环境保护法》或“绿色发展理念”)。

> 2. 设计一份“低碳校园宣传周”活动方案,包含主题、活动形式及预期效果。

> 考查要点:法治观念、创新实践能力、政策应用。

三、跨学科探究类题型

设计思路:融合政治与地理、化学等学科,分析低碳生活的科学性与社会价值。

示例

> 材料:某市推广新能源汽车,提供购车补贴,并建设充电桩。

> 问题

> 1. 从“职能”角度,说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意义。

> 2. 结合化学知识(如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新能源汽车对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

> 考查要点:跨学科整合、政策与科技联动。

四、辩论与价值判断类题型

设计思路:通过辩论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低碳生活的选择与社会责任。

示例

> 辩题:“低碳生活应以个人自觉为主,还是以强制为主?”

> 任务

> 1. 选择一方观点,从“公民权利与义务”“职能”角度陈述理由。

> 2. 结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协调个人与责任的建议。

> 考查要点:辩证思维、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五、社会实践与反思类题型

设计思路:结合实地调查或社区活动,要求学生反思低碳行为的实际影响。

示例

> 任务

> 1. 记录家庭一周的用电、用水数据,计算碳排放量,提出改进建议。

> 2. 撰写《低碳生活倡议书》,从“社会公德”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呼吁社区参与。

> 考查要点:数据应用、社会责任、实践能力。

设计原则总结

1. 情境真实性:依托国家政策(如“双碳目标”)、地方实践或校园活动,增强代入感。

2. 学科融合性:结合法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体现政治学科综合性。

3. 行动导向性:强调“知行合一”,通过方案设计、倡议书等形式推动实践转化。

4. 价值引领性:贯穿“生态文明”“社会责任”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认同。

参考教学资源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低碳生活》教案(实践方案设计参考)
  •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案例(九江双语实验学校《低碳行动》)
  • 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路径(新高考背景下的辩论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