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地体设计规范

1. 材料选择与防腐要求

  • 材质要求:接地体严禁使用铝导体,优先采用热镀锌钢材(圆钢、扁钢、角钢等)或铜材(铜覆钢、铜绞线等)。镀锌钢材的锌层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铜覆钢的铜层厚度应≥0.25mm。
  • 防腐处理:接地体埋地部分需进行防腐处理,焊接部位需除锈并清除焊药残留,外露部分需涂防锈漆或采用镀锌工艺。
  • 特殊环境应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用深井接地、降阻剂或外引接地网,冻土地区需采用深埋或溶化带敷设。
  • 2. 安装规范

    接地装置设计规范:接地体与接地线在安全防护中的考点解析

  • 埋设深度:垂直接地体顶端埋深≥0.8m(普通地区)或≥0.6m(冻土地区),水平接地体间距≥5m,垂直接地体间距≥其长度的2倍。
  • 接地网结构:接地网外缘应闭合且呈圆弧形,半径≥均压带间距的一半;35kV及以上变电站需在走道处铺设碎石或增设均压带。
  • 二、接地线设计规范

    1. 材料与截面积要求

  • 材质选择:严禁使用金属软管、电缆护层、铅皮或保温层金属外皮作为接地线。
  • 截面积规范
  • 低压设备外露接地线:裸铜导体≥4mm²,绝缘导体≥1.5mm²,电缆接地芯≥1mm²。
  • 爆炸危险区域:多股软铜线截面积≥4mm²,并加装保护管。
  • 2. 敷设与标识

  • 颜色标识:明敷接地线需涂黄绿相间条纹(宽度15-100mm),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接地线为黑色。
  • 连接方式:接地线需单独与接地干线连接,禁止串联多个设备;焊接搭接长度需满足规范(如扁钢搭接为宽度的2倍,圆钢为直径的6倍)。
  • 三、接地电阻与防护类型

    1. 电阻要求

  • 防雷接地:电阻≤10Ω(特殊场所如加油站≤4Ω)。
  • 保护接地:电阻≤4Ω;共用接地系统(含防雷、工作、保护)电阻≤1Ω。
  • 2. 防护类型对比

  • 保护接地: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设备外壳直接接地,避免漏电触电。
  • 保护接零:用于中性点接地系统,设备外壳接零线,通过短路电流触发保护装置。
  • 重复接地:在中性线多点接地,降低零线断线风险,常见于线路终端或建筑物入口。
  • 四、关键施工与验收规范

    1. 隐蔽工程验收

  • 接地体埋设后需检查埋深、间距、防腐措施及焊接质量,回填土不得含石块或腐蚀性物质。
  • 2. 接地电阻测试

  • 测试需在接地装置施工完成且架空地线未接入前进行,使用专业仪器(如ZC-8接地电阻测试仪)。
  • 五、高频考点与易错点

    1. 强制性条文

  • 严禁串联接地线(如多个设备共用一条接地线)。
  • 严禁使用铝导体或非专用材料(如金属软管)作为接地线。
  • 2. 易混淆概念

  • 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与保护接地(设备外壳接地)的功能差异。
  • 防雷接地电气接地的电阻要求与安装位置差异。
  • 接地装置设计的核心在于材料选择、安装规范及防护类型匹配。考试中需重点掌握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材料禁忌(如铝导体禁用)、连接方式(如焊接要求)及电阻标准(如防雷与保护接地的差异)。隐蔽工程验收与测试流程是施工类考题的常见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