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理构造是变质岩的典型特征之一,高考中常结合实例或图示考查其形成机制、类型及识别特征,具体要点包括:

1. 片理构造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 定义:片理是岩石中片状、板状或柱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等)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平行排列形成的构造,表现为岩石易沿片理面劈裂。
  • 形成条件: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有岩石经历重结晶作用,矿物定向排列。常见于区域变质作用或构造挤压带。
  • 高考常见考点:结合地质剖面图判断变质作用类型,或通过片理构造推断地壳运动方向(片理面与主压应力垂直)。
  • 2. 片理构造的类型与特征

    根据变质程度和矿物组合,片理分为四类,需掌握其区别:

  • 板状构造:破裂面光滑平整,如板岩,常见于浅变质岩。
  • 千枚状构造:具丝绢光泽和皱纹,如千枚岩。
  • 片状构造:大量片状矿物平行排列,如片岩。
  • 片麻状构造:深浅矿物交替排列成条带状,如片麻岩。
  • 高考典型题:通过矿物定向排列或构造特征判断岩石类型(如区分片岩与片麻岩)。

    3. 片理与沉积岩层理的区分

  • 关键区别:层理由沉积作用形成,具水平层序和化石;片理无层理和化石,且矿物定向排列。
  • 高考应用:结合地质图或岩石标本判断岩石成因类型。

    二、大理岩的形成条件高考重点

    大理岩是高考高频考点,常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或实际案例考查其成因与特征:

    1. 大理岩的形成条件

  • 原岩类型:由沉积岩中的石灰岩或白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 变质作用类型
  • 接触变质:岩浆侵入石灰岩,高温烘烤形成(如大理岩与花岗岩接触带)。
  • 区域变质:地壳运动导致大范围高温高压,使石灰岩重结晶。
  • 高考典型题:判断大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的位置(属于变质岩)。

    2. 大理岩的特征与识别

  • 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遇稀盐酸产生气泡。
  • 结构构造: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为主,无片理(与片麻岩等变质岩区别)。
  • 颜色与用途:纯白色或含杂质条纹,常用于建筑装饰。
  • 3. 高考综合应用

  • 案例分析:如台湾太鲁阁大理岩峡谷的形成,需结合地壳抬升、流水侵蚀与岩石抗蚀性差异分析。
  • 物质循环图判读:大理岩由沉积岩(石灰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对应箭头为变质作用方向。
  • 三、高考高频题型与解题技巧

    1. 岩石类型判断题:通过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如片理、层理、气孔)区分三大类岩石。

    2. 地质作用排序题:结合地质剖面图判断变质岩形成顺序(如大理岩形成晚于石灰岩)。

    3. 成因分析题:综合内力(变质作用)与外力(侵蚀)解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与大理岩溶蚀)。

    总结:片理构造和大理岩是变质岩模块的核心考点,需结合岩石特征、形成过程及实际案例强化理解,并熟练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分析地质作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