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建模与设计软件

1. BIM软件(Revit)

作为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核心工具,Revit在课程中占比显著。学生需掌握BIM模型的创建、多专业协同设计(如结构、暖通、电气)以及施工图深化。课程内容通常包括场地建模、参数化构件设计、施工图出图等,目标是培养整合设计信息的能力。

2. SketchUp与Rhino

  • SketchUp:因其易用性和快速建模能力,成为学生入门级3D建模的首选,常用于方案推敲和几何形体设计,尤其适合传统建筑设计教学。
  • Rhino:在异形建筑和曲面建模中占优,结合Grasshopper参数化插件,课程会涉及复杂形态生成和算法设计,适应现代建筑审美需求。
  • 3. AutoCAD与天正插件

    AutoCAD是2D绘图的基础工具,结合天正插件(符合国内制图规范),用于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施工图。课程中常与Rhino的2D投影功能对比,但AutoCAD仍是工程专业的行业标准。

    二、渲染与可视化软件

    1. Vray与Enscape

  • Vray:以写实渲染为核心,课程强调材质调整、光影模拟等高级技巧,适合高质量效果图制作。
  • Enscape:因实时渲染和快速出图优势,成为方案汇报阶段的常用工具,尤其在学生作业中占比提升。
  • 2. Lumion与D5

    部分课程引入Lumion和D5渲染器,注重动态漫游和场景氛围表现,适用于竞赛和作品集制作。

    三、后期处理与协作工具

    1. Adobe系列(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

  • Photoshop:用于渲染图后期处理、分析图绘制及拼贴风格图纸。
  • InDesign:排版软件,课程中强调作品集和汇报文本的规范化设计。
  • 2. 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

    在部分高校高阶课程中,Grasshopper作为Rhino的扩展工具,教授算法生成设计(如建筑表皮优化、日照分析),尤其面向参数化设计方向的学生。

    四、BIM与跨专业协同

    高校课程逐渐强化BIM技术的全流程应用,例如:

  • Revit与Navisworks:用于碰撞检测和施工模拟。
  • BIM 5D:整合成本与进度管理,培养综合项目管理能力。
  • 五、课程分布趋势

    1. 低年级:以SketchUp、AutoCAD、Photoshop为主,侧重基础建模与表达。

    2. 高年级:深化Revit、Rhino+Grasshopper,并引入参数化设计与BIM协同。

    3. 行业导向:绿色建筑分析软件(如Ecotect)、GIS数据工具(如ArcGIS)逐渐纳入课程,响应可持续发展需求。

    目前高校课程中占比最大的软件技能依次为:Revit(BIM)> AutoCAD+天正 > SketchUp/Rhino > Vray/Enscape > Adobe系列。参数化设计(Grasshopper)和新兴AI辅助工具(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也开始渗透教学,反映行业技术迭代的快速响应。具体课程设置可参考各校官网(如[网页28]和[网页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