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中,监考教师处理作弊行为的具体流程严格且规范,主要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考场管理规范。以下是综合要求整理的关键步骤和依据:
一、当场制止与终止考试
1. 立即终止作弊行为
监考教师发现考生作弊后,需立即口头宣布其违纪或作弊行为,终止其继续考试,收回试卷及作弊工具(如手机、纸条等)。例如,湖北某高考案例中,监考教师发现考生拍照搜题后,当场没收手机并终止其考试。
2. 保留作弊证据
监考教师需收集作弊材料(如夹带纸条、电子设备等),并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若涉及手机等通讯工具,需保存相关操作记录(如聊天记录、照片等)作为证据。
二、记录与确认违规事实
3. 填写《考场记录表》
监考教师需在《考场记录表》中详细记录考生姓名、座位号、作弊行为细节(如作弊手段、时间等),并由监考教师共同签字确认。若考生拒绝签字,需注明“拒签”并记录在场其他监考人员或巡考人员的证词。
4. 考生签字确认
监考教师需要求考生在《考场记录表》或《违纪作弊情况告知书》上签字确认违规事实。若考生拒不配合,监考教师需在记录中说明情况。
三、上报与材料移交
5. 及时上报主考与考试机构
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需立即将作弊证据(如试卷、工具等)、《考场记录表》及相关材料提交考点主考,由主考核实后上报省级教育考试院。例如,在湖北高考作弊案中,监考教师将考生手机拍摄的试题照片作为关键证据移交调查。
6. 全程录像与复核
考场监控录像将作为辅助证据。监考教师需配合考试机构调取录像,确认作弊行为的全过程。
四、后续处理与法律责任
7. 成绩无效与纪律处分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作弊考生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并可能面临停考1-3年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如组织作弊、使用通讯工具等),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例如,湖北某监考教师因组织高考作弊被判有期徒刑4年。
8. 涉事监考人员的责任
若监考教师失职(如未严格安检、纵容作弊),将面临行政处分或法律追责。例如,湖北作弊案中,监考教师未发现考生携带手机,事后被追责。
五、申诉与复核程序
9. 考生申诉渠道
考生若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教育考试机构需在复核中重新审查证据,必要时举行听证会。
高考作弊处理流程的核心在于 快速反应、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监考教师在执行中需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教育公平。对于考生而言,作弊不仅导致成绩无效,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需引以为戒。
推荐文章
高考成绩与录取结果查询的官方平台有哪些
2025-07-13数学成绩对跨学科报考理工科专业有何影响
2025-06-27高考570分与985高校的关系
2025-02-19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2025-01-15保送生资格获取需要满足哪些特殊条件
2025-07-12职业规划对专业选择的影响有哪些
2025-03-06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哪些
2024-11-23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辅助专业选择
2025-02-08高考成绩查询出错怎么办
2025-01-08低分段考生怎样通过冷门专业实现院校层级跃升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