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结构与招生计划调整

1. 学科优化布局

复旦大学将按照“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方针,调整本科招生结构,实现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的均衡比例。现有存量专业招生规模“只减不增”,新增招生计划全部投向交叉学科领域,以推动学科融合创新。

  • 调整方向:人文类招生人数减少,工科、医科及交叉学科招生规模大幅增加。例如,新工科领域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计算与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方向,并一次性建设6个创新学院。
  • 2. 新增交叉学科与双学位项目

    2025年将开放46个“X+AI”类本科双学位项目,覆盖人工智能与10个一级学科结合的“学科博士+AI硕士”双学位试点,全面提升学生的AI素养。此举旨在响应国家“AI+”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特殊类型招生政策

    1. 强基计划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预计于2025年3月至4月公布,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考生需关注综合素质提升,备考策略包括强化高考科目复习、参与竞赛及实践活动。

    2. 高水平运动队与运动训练专业

    招生项目继续围绕“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注重专项竞技能力与多学科知识结合。报考需符合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联合规定,具体招生计划以简章为准。

    3. 外语类保送生与港澳台招生

  • 港澳台地区学生可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台湾地区学生招生简章”等渠道报考,需提供身份证明及学历认证。
  • 外语类保送生选拔结果已陆续公布,考生需关注招生动态及材料审核要求。
  • 三、录取政策与分数参考

    1. 录取分数趋势

    根据2024年数据,复旦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保持高位(如北京678分、上海580分、海南826分)。2025年工科、医科招生规模扩大,可能导致相关专业分数竞争加剧,而文科分数可能略有下降。

    2. 专项计划与公平政策

    教育部要求加大中西部及农村地区招生倾斜,复旦大学将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优化投档流程,提高志愿满足率。

    四、报考建议

  • 关注交叉学科:新工科及“AI+”双学位项目为新兴方向,适合对跨学科研究感兴趣的学生。
  • 提前规划强基计划:注重学科竞赛及综合素质提升,及时关注3-4月的简章发布。
  • 合理评估分数:参考2024年各省录取线,结合专业调整预测竞争变化。
  • 复旦大学2025年招生政策以学科交叉与创新为核心,通过结构调整和新项目设置,推动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考生需结合自身兴趣与政策导向,提前规划报考策略。更多详情可通过[复旦大学招生网]及教育部相关文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