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传播已成为信息传递的核心方式,高考生需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和行业需求:
一、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特征
1. 定义与内涵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指在数字技术驱动下,不同媒介形态(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通过技术、内容、渠道、所有权等要素的整合,形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传播生态。其核心是打破媒介边界,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生产。广义的媒介融合不仅包括技术融合,还涉及组织结构、传播模式、用户互动等全方位的整合。2. 核心特征
技术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播形态的数字化、智能化。例如,《》的“中央厨房”通过技术平台实现内容的多终端适配。内容融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整合为“融合新闻”,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渠道融合:传播渠道从单一平台转向“全媒体覆盖”,如微博、微信、客户端(两微一端)及户外电子屏的多渠道联动。互动融合:用户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内容生产参与者,如UGC(用户生成内容)和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二、数字传播的核心技术基础
1.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用于沉浸式新闻报道和交互体验。大数据与算法推荐:分析用户行为,实现精准传播(如新闻客户端的个性化推送)。人工智能(AI):包括自动化新闻写作、智能语音播报(如AI主播)。2. 技术驱动的传播流程
一次采集、多元生成:通过中央厨房模式,新闻素材被加工为适合不同平台的形式(如文字稿、短视频、H5页面)。实时传播与全息记录:5G技术支持高清直播和实时互动,如重大事件的全程直播。三、数字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
1. 融合新闻生产
跨媒体叙事:结合文字、视频、数据可视化等多元素呈现新闻,例如《》的“两会”报道采用VR全景和动画解读。用户思维与场景适配:针对不同平台(如微信、抖音)调整内容风格,如短视频需短平快,长文章需深度解析。2. 新媒体运营技能
社交媒体管理:掌握微博话题运营、微信推文排版、短视频剪辑(如剪映、Premiere)等工具。数据化运营:通过流量分析(如阅读量、转发率)优化传播效果。四、媒介融合的与法律问题
1. 版权与知识产权
数字内容需遵守原创保护规则,避免抄袭和未经授权的二次传播。引用他人作品时需标注来源,如CC协议(知识共享许可)。2. 隐私与信息安全
用户数据收集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避免传播虚假信息,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五、典型案例与行业趋势
1. 主流媒体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中央厨房”实现全媒体覆盖,其微博粉丝超5000万,客户端用户达2400万。县级融媒体建设:如“长江云”平台整合地方资源,实现“新闻+政务+服务”功能。2. 新兴趋势
反向融合:新媒体平台(如抖音、B站)反向影响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例如主流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智慧媒体:AI生成内容(AIGC)、元宇宙等新技术重构传播场景。六、高考备考建议
1. 知识掌握重点
熟记媒介融合的定义、特征及技术基础(如中央厨房、5G应用)。理解融合新闻的创作流程及案例分析(如《》数字化转型)。2. 技能提升方向
学习基础的数字工具(如Photoshop、Premiere)和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Python)。关注行业动态,如主流媒体的新媒体账号运营策略。3. 答题策略
论述题需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内容、渠道的融合路径,如“中央厨房如何推动全媒体传播”。简答题需清晰区分媒介融合的层次(技术、业务、所有权、规制)。通过系统掌握上述知识,高考生不仅能应对考试需求,还能为未来进入数字传播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建议结合《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及最新行业案例(如2024年媒体融合十周年研究)深化学习。
推荐文章
不选择调剂会有什么后果
2024-11-20博弈论基础模型在高考企业竞争类案例题中有哪些呈现形式?
2025-07-29调剂成功后能否更改专业
2025-01-09艺术类高考生可通过哪些校园社团提升专业能力
2025-06-22公共关系专业的职业发展如何
2024-12-19物理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什么
2024-11-24川外专业录取是否存在分数级差要求
2025-06-20高考志愿填报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2025-02-15各类院校的专业特色如何
2025-01-07高考生必看:市场营销专业中热门的新媒体运营方向发展前景解析
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