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其核心课程体系涵盖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实务技能及跨学科知识,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一、犯罪学基础理论课程

1. 犯罪学原理

系统介绍犯罪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探讨犯罪现象的本质与规律。

2. 西方犯罪学

学习西方犯罪学发展史及代表性理论,如刑事古典学派、实证学派及现代犯罪学研究成果。

3. 刑事政策学

研究犯罪预防与控制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包括宏观社会预防和微观治安管理策略。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类课程

1. 犯罪学研究方法

涵盖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包括犯罪统计、犯罪测量及数据分析技术。

2. 犯罪统计学

学习如何运用统计工具分析犯罪现象,评估犯罪趋势与防控效果。

3. 犯罪评估导论

培养对犯罪行为、风险及再犯可能性的评估能力,应用于犯罪预防与矫正。

三、法律与司法实务课程

1. 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

掌握刑事法律体系,分析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及司法程序。

2. 刑事侦查学与治安管理学

学习侦查技术、治安防控策略,如公共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监管等。

四、心理学与个体因素课程

1. 犯罪心理学

探讨犯罪心理形成机制,包括人格、社会心理及变态心理对犯罪的影响。

2. 罪犯矫治学

研究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方法,提升罪犯再社会化能力。

3. 被害人学

分析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提出被害预防策略。

五、跨学科拓展课程

1. 社会学概论与社会工作

结合社会结构、文化因素分析犯罪成因,培养社会干预能力。

2. 公安学概论与刑事科学技术

了解公安实务技术,如法医学、物证鉴定等在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课程特点与实践环节

  • 实践教学:包括警务实习、犯罪案例分析及社区防控模拟训练。
  • 国际化视野:部分院校引入美国、英国犯罪学课程(如生物社会犯罪学、连环犯罪研究)。
  • :不同院校课程侧重可能略有差异,例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增设“犯罪统计及警务应用”等实务课程,而部分院校结合反恐、网络犯罪等方向设置选修模块。具体课程设置可参考各校培养方案或官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