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模式的演变
1. 殖民主义经济模式(15世纪末-20世纪初)
特征:以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为核心,西方列强通过地理大发现建立全球殖民体系,形成“中心-边缘”经济结构。表现:殖民国家输出工业制成品,殖民地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国际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强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关系。影响:导致全球经济政治秩序不公,激化殖民地的反抗斗争,最终引发两次世界大战。2. 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对立模式(二战后-1991年)
特征:东西方阵营形成分割的“两个市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行发展。表现: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和苏联主导的经互会;发展中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推动南南合作。影响:全球化进程受阻,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推动西方福利制度改革,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社会主义政策缓和矛盾。3.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1990年代-2008年)
特征:以美国为主导,推行贸易自由化、金融开放和跨国公司扩张,形成“华盛顿共识”。表现: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载体,资本流动加速;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但面临“技术依赖”和“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其弊端,贫富差距扩大、环境问题加剧,新自由主义模式走向衰落。4. 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多元合作模式(2008年至今)
特征: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多极化,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表现: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兴起;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数字经济合作。趋势:从“西方主导”转向“多元共治”,规则制定更注重公平性(如数字经济规则、绿色贸易标准)。二、高考综合题训练方向与例题解析
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情境化考查:结合“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碳中和等热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跨学科融合:如地理论述“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政治论述“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化关系”。核心素养:强调辩证思维(如全球化利弊)、国际视野(如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典型例题与解析
例题1(选择题)
题干: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崛起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是( )
A. 加剧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B. 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多极化
C. 削弱了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D. 导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加剧
答案:B
解析:新兴经济体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如金砖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打破西方主导格局,符合“多元共治”趋势。
例题2(论述题)
题干: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如何通过“制度型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① 规则对接:加入RCEP、申请加入CPTPP,推动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② 创新驱动:发展数字经济(如跨境电商、数字货币),构建全球数字贸易新生态;
③ 共享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公共产品(如亚投行),促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④ 绿色转型:提出“双碳”目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绿色贸易和可持续发展。
三、备考建议
1. 知识整合:梳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阶段(殖民时期→冷战→新自由主义→多元合作),结合不同阶段的特征、矛盾及转型动因。
2. 热点关联:关注“数字贸易”“绿色壁垒”“产业链重构”等新议题,分析其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
3. 题型训练:
逻辑推理题:如判断“逆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终结”观点是否正确(需辩证分析阶段性调整与长期趋势)。跨学科综合题:结合地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多边合作的意义。推荐训练资源:
真题分类:参考《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经济全球化”,重点训练跨国公司、贸易规则、中国贡献等高频考点。模拟题拓展:如“分析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如何突破技术封锁”,需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双重路径。通过以上训练,考生可系统性掌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模式的动态演变,并提升应对高考综合题的分析与辩证能力。
推荐文章
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对高中政治学科的要求
2025-04-03新高考选科组合如何匹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2025-06-23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关注行业动态
2025-02-22新高考选科要求对医学专业报考及就业方向的影响
2025-08-2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
2024-12-22985大学的选修课选择建议
2025-02-16极径与极角的取值范围对高考选择题的影响
2025-04-01软件工程专业的项目管理技巧是什么
2025-02-27高考综合评价备考十大热点问题解析
2025-04-29高考复读前必须了解的心理建设指南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