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材料科学涉及的高考化学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以下是结合高考化学大纲和航空航天材料特点总结的核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与合金

1. 合金的性质与分类

  • 合金定义:由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钛合金、铝合金是航空材料的核心。
  • 性能特点
  • 熔点低于成分金属(如铝合金熔点低于纯铝);
  • 硬度、强度更高(如镁铝合金用于飞机外壳);
  • 耐腐蚀性(如钛合金耐高温、耐腐蚀,用于航空发动机)。
  • 易错点:合金一定是混合物,且成分金属需在熔融温度范围内相容。
  • 2. 常见金属材料的应用

  • 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用于飞机机身(如铝硅合金);
  • 钛合金:高强度、耐高温,用于火箭结构件;
  • 不锈钢:含铬镍元素,耐腐蚀,用于航空部件。
  • 二、金属腐蚀与防护

    1. 腐蚀类型与机理

  • 化学腐蚀:金属直接与氧化性物质(如O₂、Cl₂)反应,无电流产生;
  • 电化学腐蚀(重点):
  • 析氢腐蚀(酸性环境):负极反应为 (

    ext{Fe}

  • 2e^- →

    ext{Fe}^{2+} ),正极反应为 ( 2

    ext{H}^+ + 2e^- →

    ext{H}_2↑ );
  • 吸氧腐蚀(中性/弱酸性环境):正极反应为 (

    ext{O}_2 + 2

    ext{H}_2

    ext{O} + 4e^

  • → 4ext{OH}^- ) 。
  • 2. 防护方法

  • 表面处理:涂覆耐腐蚀涂层(如陶瓷涂层);
  • 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如不锈钢);
  • 电化学保护:牺牲阳极法或外加电流法。
  • 三、复合材料与新型材料

    1. 复合材料定义与分类

  • 定义:由基体(如树脂、金属)和增强体(如碳纤维、陶瓷颗粒)组成,兼具各组分的性能。
  • 航空应用
  • 碳纤维增强材料:轻质高强,用于飞机机翼;
  • 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用于发动机部件。
  • 2. 功能材料

  • 高温合金:含镍、钴,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
  • 高分子材料:如聚酰亚胺,耐高温、绝缘,用于电子元件。
  • 四、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1. 力学性能:强度、硬度、韧性等,如高强度钢用于飞机起落架。

    2. 耐高温性:材料需承受发动机高温环境(如高温合金)。

    3. 导电性与导热性:铝合金用于飞机电路,导热材料用于散热系统。

    4. 耐腐蚀性:海洋环境中需抗盐雾腐蚀(如镀层材料)。

    五、材料制备与工艺

    1. 热处理工艺

  • 淬火提高硬度(如钢制部件);退火增强韧性。
  • 2. 合成方法

  • 液相法(如铸造铝合金);气相沉积法(制备耐高温涂层)。
  • 六、新型材料与环保要求

    1. 生态化设计:减少污染,如可回收铝合金;

    2. 资源循环利用:废旧金属的再加工(如钛合金回收)。

    高考真题关联示例

  • 选择题:合金熔点判断(如“合金熔点低于成分金属”);
  • 填空题:金属腐蚀类型(如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区分);
  • 简答题: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及优势。
  • 航空材料科学的高考知识点需结合材料组成、性能、腐蚀防护及实际应用,尤其关注合金、复合材料、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复习时可参考《金属材料》章节及复合材料相关内容,并通过真题强化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