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H试纸法(常规测定)

1. 测定步骤

  • 准备:取洁净干燥的表面皿,将一小块pH试纸平放于表面皿上。
  • 蘸取: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轻点于试纸中央(不可直接浸入溶液)。
  • 显色与读数:待试纸颜色稳定后(约30秒),与标准比色卡对比,选择最接近的pH值。
  • 2. 注意事项

  • 试纸不可润湿:润湿试纸会稀释待测液,导致测量值偏差。
  • 避免污染:玻璃棒需专用且干燥,不同溶液需更换试纸或清洗玻璃棒。
  • 及时读数:变色后需迅速比对,久置可能因氧化或光照导致颜色变化。
  • 适用性:pH试纸仅能测整数pH值,精密测量需用pH计。
  • 二、pH计法(精密测定)

    1. 测定步骤

  • 校准
  • 选择两种标准缓冲液(pH相差约3个单位,如pH4.00和pH6.86)。
  • 先用接近待测液的缓冲液校准仪器,再用第二种缓冲液核对斜率,误差需≤±0.02。
  • 温度补偿:测量溶液温度,调整仪器温度旋钮至对应值。
  • 测量:电极浸入待测液,轻摇烧杯使溶液均匀,待数值稳定后记录。
  • 2. 注意事项

  • 电极维护
  • 新电极需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活化,使用后清洗并保存在3M KCl溶液中。
  • 避免触碰玻璃膜,清洁时用滤纸吸干而非擦拭。
  • 校准规范:每次实验前校准,高pH溶液需用锂玻璃电极防止碱误差。
  • 弱缓冲液处理:如纯水需多次测量直至1分钟内pH波动≤±0.05。
  • 溶液配制:标准缓冲液需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pH5.5~7.0),且避免长期存放。
  • 三、通用安全与操作规范

    1. 安全防护:实验时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强酸强碱。

    2. 仪器检查:pH计需定期校准,电极破损或老化(如使用超过1年)需更换。

    3. 环境要求:避免高温(>40℃)或强电磁干扰,测量时溶液温度需与校准液一致。

    总结:高考中pH试纸法是高频考点,需重点掌握操作细节;pH计法则需了解校准与维护原则。实验时严格遵循规范,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操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