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消传统一本、二本、三本划分

  • 批次合并:全国多地取消原有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批次划分,统一合并为“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例如,江西、四川、陕西等省份将普通类录取批次调整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
  • 目的:淡化学校层级标签,促进高校公平竞争,引导学生更关注专业选择而非学校标签,同时增加考生选择灵活性。
  • 2. 按首选科目组合分别划线

  • 物理/历史分类:普通类本科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将根据考生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划定。例如,宁夏、山西等地明确普通类按历史、物理科目组合的招生计划和成绩分别划定分数线。
  • 特殊类型控制线: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单独划定控制线,通常高于普通本科线。
  • 3. 艺术类与体育类分数线调整

  • 艺术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以普通类本科/专科线为基数,按比例划定。例如,艺术类本科线不低于普通本科线的75%,舞蹈、戏曲等专业可适当降低。
  • 体育类:根据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术科测试成绩分别划定合格线及录取控制线。
  • 4. 综合素质评价与专项计划影响

  • 综合素质评价:部分省份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参考,可能影响高校对分数线的实际要求,尤其在综合评价招生中。
  • 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地方专项等计划在合并批次后仍保留,但需符合单独划定的资格条件,分数线可能低于普通批次。
  • 5. 志愿填报与录取规则优化

  • 平行志愿数量增加:如四川从传统高考的9个志愿增加到45个,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调剂范围限制在专业组内。
  • 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时按分数排序投档,合并批次后考生需更精准定位志愿梯度,避免滑档。
  • 总结与建议

  • 考生需关注:批次合并可能导致原一本院校录取分数线波动,需参考往年数据并结合科目组合定位目标。
  • 策略调整:合理利用“冲稳保”填报策略,注意专业组内调剂规则,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以应对多元评价。
  • 以上调整体现了高考改革对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强化,具体实施细节需以各省份最终发布的招生章程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