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录流程

1. 关注补录通知

  • 补录通常在高考正常录取结束后进行,时间集中在9月中下旬(部分省份可能提前至暑假期间)。考生需密切关注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官方平台发布的补录院校名单、名额及填报时间。
  • 2. 确认补录资格

  • 资格条件:考生需满足本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电子档案状态为“自由可投”)。已被录取但放弃资格的考生无法参与补录。
  • 3. 填报补录志愿

  • 需重新填报志愿,原志愿自动作废。
  • 填报方式:通过省级“高考补报志愿系统”在线填报,普通类考生一般可填报3所院校(每校6个专业),高职类考生可填报2所院校(每校4个专业)
  • 填报技巧:优先选择名额较多、竞争较小的院校,避免扎堆热门院校/专业;注意冷热搭配,服从调剂以增加成功率。
  • 4. 提交申请与审核

  • 网上提交后需打印志愿表并签字确认,部分地区要求现场提交材料(如身份证、准考证等)。
  • 招生部门审核材料真实性,高校根据分数和志愿择优录取,结果通常在1-7天内公布
  • 5. 录取与报到

  • 被录取考生需按通知要求办理入学手续,逾期未报到可能被取消资格。
  • 二、所需材料

    1. 基本身份证明

  •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需在有效期内)。
  • 户口簿首页、户主页及本人页复印件。
  • 2. 高考相关材料

  • 高考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 高考成绩单或官方成绩查询截图。
  • 学籍/学历证明(应届生需学籍证明,往届生需或同等学力证明)。
  • 3. 其他材料

  • 部分省份要求填写《诚信考试承诺书》。
  • 特殊考生(如随迁子女、少数民族、残疾考生)需额外提供稳定住所证明、加分材料或残疾证明。
  • 三、注意事项

  • 时间紧迫:补录周期短,需及时关注通知并完成填报。
  • 材料真实性:弄虚作假将取消资格,已录取的也会被退档。
  • 跨省差异:各省份流程可能不同(如广东省要求补报名时提交电子材料),务必以本省招生办通知为准。
  • 建议考生提前准备材料,并在填报前咨询当地招生部门或学校老师,确保流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