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地址基础与配置

1. IP地址分类与结构

  • IP地址由网络号主机号组成,分为A、B、C、D、E五类:
  • A类:1.0.0.0~126.255.255.255(默认掩码255.0.0.0)
  • B类:128.0.0.0~191.255.255.255(默认掩码255.255.0.0)
  • C类:192.0.0.0~223.255.255.255(默认掩码255.255.255.0)
  • 特殊地址
  • 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0(如192.168.1.0);
  • 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1(如192.168.1.255);
  • 私有地址:如192.168.x.x(仅限局域网使用)。
  • 2. 子网掩码的作用

  •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主机部分。例如,C类地址255.255.255.0表示前24位为网络号,后8位为主机号。
  • 快速计算网络地址: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二进制按位与运算
  • 示例:IP 192.168.1.168,掩码255.255.255.0 → 网络地址192.168.1.0。

    二、子网划分核心技巧

    1. 划分子网的核心步骤

  • 确定子网数和主机数需求
  • 若需要划分4个子网,需满足 (2^m geq 4),即借2位主机位作为子网位(m=2)。
  • 每个子网的主机数为 (2^n
  • 2)(n为剩余主机位数)。
  • 计算子网掩码
  • 示例:C类地址借2位 → 新掩码为255.255.255.192(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 划分子网块
  • 块大小 = (2^{(主机位数)}),如掩码255.255.255.192的块大小为64。
  • 示例:C类网络192.168.1.0/24划分为4个子网:
  • 192.168.1.0/26、192.168.1.64/26、192.168.1.128/26、192.168.1.192/26。

    2. 可变长子网划分(VLSM)

  • 按需分配子网掩码:根据部门主机数灵活调整掩码。
  • 示例:

  • 部门1需30台主机 → 主机位5位((2^5
  • 2 = 30)),掩码/27(255.255.255.224);
  • 部门3需10台主机 → 主机位4位((2^4
  • 2 = 14)),掩码/28(255.255.255.240)。
  • 三、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

    1. 计算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

  • 块大小法:找到离给定IP最近的块倍数。
  • 示例:IP 192.168.1.100/29(掩码255.255.255.248),块大小8 → 网络地址192.168.1.96,广播地址192.168.1.103。

    2. 判断IP是否在同一子网

  • 比较网络地址是否相同。
  • 示例:IP 37.95.221.16/5和41.222.221.16/5 → 网络地址分别为32.0.0.0和40.0.0.0,不在同一子网。

    3. 子网聚合(超网)

  • 合并连续子网,扩大网络范围。
  • 示例:211.168.15.192/26、211.168.15.160/27聚合为211.168.15.128/25,可用地址126个。

    四、易错点与规避策略

    1. 主机地址范围计算

  • 注意排除全0(网络地址)和全1(广播地址)。
  • 示例:子网192.168.1.0/26的可用IP为192.168.1.1~192.168.1.62。

    2. 灵活应用子网掩码

  • 若题目要求“精确划分”,优先使用VLSM而非固定掩码。
  • 3. 二进制转换错误

  • 必须熟练掌握十进制与二进制的快速转换,尤其是子网掩码的拆分。
  • 五、高考备考建议

    1. 理解实际应用场景

  • 结合“点击网页”的过程,串联DNS、IP、子网划分等知识点,强化逻辑。
  • 2. 刷题重点

  • 主攻TCP/IP计算题(如子网划分、广播地址计算)和IP分类判断题。
  • 3. 错题整理

  • 记录典型例题(如可变长子网划分),分析每一步骤的逻辑。
  • 通过系统梳理和针对性练习,考生可快速掌握IP地址与子网划分的核心技巧,突破高考计算机网络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