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点,在高考综合题中常以多维度、跨学科的方式考查,强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实际应用及创新思维的结合。以下结合近年高考命题趋势和典型例题,归纳其考查方式及答题要点:
一、概念辨析类考查
考查形式:选择题或简答题,要求准确识别物联网的三大核心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并区分其他技术特性。
示例:
> “以下哪项不属于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
> A. 全面感知 B. 可靠传输 C. 人工智能 D. 智能处理”
解析:正确答案为C。需明确人工智能是智能处理的手段,而非基本特征本身。
答题技巧:
二、技术应用类案例分析
考查形式:材料分析题,结合具体场景(如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分析物联征的应用。
示例:
> “某智慧农场通过土壤传感器监测温湿度数据,并实时传输至云端分析,自动调节灌溉系统。请说明该案例中物联网各基本特征的作用。”
解析:
1. 全面感知: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如温湿度)。
2. 可靠传输: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端。
3. 智能处理:云端算法分析数据并生成控制指令。
答题技巧:
三、跨学科综合探究
考查形式:论述题或开放题,结合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探讨物联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示例:
> “从物联征角度,分析其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如健康码、智能测温等)。”
解析:
答题技巧:
四、创新设计与实践类
考查形式:设计题,要求提出基于物联征的解决方案。
示例:
> “设计一款校园节能系统,说明如何利用物联征实现照明控制。”
解析:
1. 感知:光照传感器检测环境亮度。
2. 传输:数据通过Wi-Fi传输至服务器。
3. 处理:算法判断是否需要开灯,并发送指令至终端。
答题技巧:
五、图表与数据解读
考查形式:结合图表(如传感器数据流图、网络拓扑图)分析物联征。
示例:
> “根据某物流公司的物联网架构图,说明货物从入库到出库过程中各环节的特征体现。”
解析:
答题技巧:
总结与备考建议
1. 基础巩固:熟记三大特征的定义及典型技术(如RFID、传感器、云计算)。
2. 案例积累:关注智慧城市、工业4.0等热点场景中的物联网应用。
3. 思维拓展:培养跨学科整合能力,如结合物理(传感器原理)、政治(数据安全)等学科知识。
4. 真题演练:通过模拟题强化对开放性问题(如“物联网如何助力碳中和”)的应答逻辑。
通过以上方式,考生可系统掌握物联网基本特征的考查逻辑,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推荐文章
平行志愿填报中如何合理安排志愿梯度
2025-04-06高考饮食与运动如何搭配才能减压提效
2025-06-26高考志愿填报需关注的计算机核心技能有哪些
2025-05-30选择广西大学的艺术专业有哪些优势
2024-11-30高考听力填词题注意事项与拼写规范
2025-07-30如何寻找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
2025-02-24面对人工智能,高考生需掌握哪些核心素养
2025-04-15仅凭往年分数线填报志愿科学吗
2025-07-09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平衡分数线与排名双重因素
2025-04-01提前批退档是否影响普通批次的投档录取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