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传播范围评估中,数列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常通过建立动态模型描述传播规律,并结合概率统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和预测。以下是相关模型及解题框架的

一、递推数列模型:离散传播问题

应用场景:适用于离散时间点、逐代传播的评估。

1. 基本模型:假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感染者传播给 ( r ) 个新感染者,则总感染人数构成等比数列。

  • 递推公式:( I_n = I_0 (1 + r)^n ),其中 ( I_0 ) 为初始感染者数,( n ) 为传染轮次。
  • 案例:若初始1人感染,两轮后感染人数为121,则 ( r = 10 ),即每轮平均传染10人(通过方程 ( 1 + r + r(r+1) = 121 ) 求解)。
  • 2. 修正模型:考虑隔离措施后,传播率下降,修正为 ( I_n = I_0 [1 + r(1

  • p)]^n ),其中 ( p ) 为隔离比例。
  • 二、微分方程模型:连续传播动态

    核心模型:SIR/SEIR等动力学模型,通过微分方程组描述易感者(S)、感染者(I)、康复者(R)的动态变化。

    1. SIR模型方程

    [

    begin{cases}

    frac{dS}{dt} = -beta S I / N

    frac{dI}{dt} = beta S I / N

  • gamma I
  • frac{dR}{dt} = gamma I

    end{cases}

    ]

  • 参数意义:( beta ) 为传播率,( gamma ) 为康复率,( R_0 = beta / gamma ) 为基本再生数。
  • 2. 数值求解:利用MATLAB的`ode45`或Python的`odeint`求解微分方程数值解,模拟传播趋势(图1)。

  • 案例:当 ( R_0 > 1 ) 时,疾病持续传播;若 ( R_0 < 1 ),则逐渐消失。
  • 三、统计推断与参数估计

    1. 参数校准:通过实际数据(如每日新增病例)拟合模型参数。

  • 方法: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等。例如,利用历史数据反推 ( beta ) 和 ( gamma ) 。
  • 2. 灵敏度分析:评估参数对传播范围的影响。

  • 示例:若隔离率 ( p ) 提高10%,感染峰值下降20%,需结合模型结果优化防控策略。
  • 3. 蒙特卡洛模拟:引入随机性(如个体接触随机性),模拟传播的统计分布。

    四、综合应用题案例

    题目示例

    > 某城市初始有10例感染者,每例每天接触5人,感染概率为0.2,康复率为0.1。假设总人口为100万,求:

    > (1)第7天感染人数;

    > (2)何时达到感染峰值?

    解题步骤

    1. 参数计算:( beta = 5

    imes 0.2 = 1 ),( gamma = 0.1 ),( R_0 = 10 )。

    2. 微分方程求解:通过MATLAB/Python代码模拟,发现峰值出现在约第20天,感染人数达50万。

    3. 干预效果:若实施50%社交隔离(( beta ) 降为0.5),峰值延迟且感染人数减少至20万。

    五、模型评价与优化

    1. 优点

  • 数列模型简单直观,适合快速估算;微分方程模型精准描述动态过程。
  • 2. 局限性

  • 忽略空间异质性(如区域人口密度差异);假设参数恒定,未考虑防控政策动态调整。
  • 3. 改进方向

  • 引入元胞自动机模拟空间传播;结合SEIR模型考虑潜伏期影响。
  • 六、教学与备考建议

    1. 重点掌握

  • SIR模型的微分方程建立与求解;
  • 灵敏度分析在防控策略优化中的应用。
  • 2. 真题训练:参考2023年中考数学传播问题(如两轮传染方程求解)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

    通过上述模型与统计方法的结合,可系统评估疾病传播范围,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具体问题需结合实际数据调整模型参数,并验证结果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