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框架

1. 财务活动的三大领域

  • 筹资活动:通过股权融资(吸收投资)或债务融资(借款、发债)获取资金。
  • 投资活动:包括购置固定资产(扩张性投资)、战略性对外投资或理财投资。
  • 经营活动:日常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入(如销售商品)与流出(如支付采购款、工资)。
  • 2. 财务活动的核心目标

    高考复习重点:企业财务活动与现金流管理要点

  • 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平衡流动性、盈利性与风险控制。
  • 通过优化资本结构(股权与债务比例)降低融资成本。
  • 二、现金流管理的关键理论

    1. 现金流转理论

  • 企业财富积累依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利润需转化为实际现金流才能支撑发展。
  • 资本循环理论(马克思):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的循环,强调现金流连续性的重要性。
  • 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不同阶段现金流特征:
  • 初创期:筹资活动为主,投资需求大,经营现金流常为负。
  • 成长期:经营现金流逐步提升,仍需外部融资支持扩张。
  • 成熟期:经营现金流稳定,投资活动减少,注重分红。
  • 3. 四象限分析模型

  • 第一象限(双正):健康企业,盈利与现金流均优(如优质制造业)。
  • 第四象限(利润正、现金流负):营运效率低(如应收账款积压),需优化管理。
  • 三、现金流管理的核心策略

    1. 经营活动现金流管理

  • 流入优化
  • 提高销售回款速度,减少应收账款周期(如缩短信用期)。
  • 加强客户信用评估,降低坏账风险。
  • 流出控制
  • 合理延长应付账款周期(利用供应商信用)。
  • 降低存货积压,提高周转率(如JIT模式)。
  • 2. 投资与筹资活动平衡

  • 投资决策:优先选择回报率高、风险可控的项目,避免过度投资导致现金流紧张。
  • 筹资匹配:短期资金用于流动资产,长期资金用于固定资产,避免期限错配。
  • 3. 风险控制工具

  • 流动性指标
  • 流动比率(≥1.5)、速动比率(≥1),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 自由现金流
  • 公式:自由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资本支出,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
  •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要点

    1. 八种现金流组合

  •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正负组合决定企业健康状况(如“正-负-负”可能为成熟企业偿还债务阶段)。
  • 2. 关键比率分析

  • 销售现金比率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营业收入,反映收入质量(≥1为优)。
  • 现金周期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天数
  • 应付账款天数,周期越短资金效率越高。
  • 五、高频考点与易错点

    1. 利润与现金流的区别

  • 利润基于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基于收付实现制;有利润无现金流可能导致破产(如赊销占比过高)。
  • 2.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 直接法:直接列示现金收支(如销售收款、采购付款)。
  • 间接法:从净利润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应收账款变动)。
  • 3. 特殊行业分析

  • 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周期长,需关注预售款管理及政策风险。
  • 复习建议:结合历年真题,重点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如经营活动现金流占比)、流动性指标计算及四象限模型的案例应用。注意区分利润与现金流的差异,理解资本循环理论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