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耗水工业的区位依赖性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对高耗水工业(如钢铁、化工、造纸、火力发电等)具有显著吸引力。这类工业需水量大,靠近水源可降低取水成本,保障生产稳定。例如,传统工业区(鲁尔区、辽中南工业区)均布局在河流附近,依赖充足水源支撑生产。

2. 污染型工业的布局限制

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印染、电镀、制革等)需远离水源地或布局在河流下游,避免污染城市用水。例如,我国长三角地区对污染企业实施“退城入园”,将此类工业集中布局在远离主城区的工业园区。

3. 区域水资源压力对工业发展的制约

北方地区(如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工业扩张,导致部分高耗水产业向南方转移。例如,北方火力发电厂需依赖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水资源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工业竞争力。

4. 清洁型工业的区位偏好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如食品加工、制药、高端电子)倾向于布局在水质优良、水量稳定的区域。例如,啤酒厂多选择靠近优质地下水或河流上游地区。

5. 技术进步对水资源依赖的缓解

随着节水技术(如循环用水、海水淡化)的推广,部分工业对水资源的直接依赖降低,但仍需考虑技术成本和区域政策支持。

二、高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 选择题

典型例题

> 某钢铁企业计划新建生产基地,需优先考虑的条件是?

> 选项:A. 劳动力丰富 B. 水源充足 C. 市场广阔 D. 政策优惠

> 答案:B(钢铁工业属高耗水型,水源是核心区位因素)

技巧

  • 直接识别工业类型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如造纸、化工→水源导向)。
  • 结合材料中“水资源短缺”“河流分布”等关键词判断选项。
  • 2. 材料分析题

    常见设问

  • “分析某工业区布局在水源地附近的合理性。”
  • “说明某地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的原因。”
  • 答题模板

    自然条件:区域水资源总量、季节分配、水质是否满足工业需求。

    说明水资源分布差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及高考常见题型

    工业类型:高耗水或污染型工业的用水特点。

    社会经济:取水成本、环保政策(如排污限制)、节水技术应用。

    案例结合:如北方工业城市因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需调整工业结构。

    3. 综合题(区域对比)

    例题:比较长三角与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条件的差异及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答题要点

  • 长三角: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利于轻工业(纺织)和重工业(造船)发展。
  • 辽中南:冬季河流封冻,需依赖地下水,限制高耗水工业扩张,推动节水产业转型。
  • 三、答题注意事项

    1. 动态视角:随着南水北调等工程实施,北方部分工业区水资源条件改善,需更新案例分析。

    2. 环境导向:强调“绿水青山”政策下,污染型工业布局受限,需结合环保措施作答。

    3. 综合因素:避免单一归因,需结合市场、交通、政策等多因素综合分析(如水资源仅是某工业的主导因素之一)。

    参考资料:网页1、11、12、17、38、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