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化学中,通过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量是核心考点,涉及选择题、计算题及综合应用题。以下是具体应用场景及解题策略:
一、基本公式与概念
1. 公式推导:
2. 单位辨析:
二、高考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1. 计算物质的质量或微粒数:
解答:( n = frac{22
ext{g}}{44
ext{g·mol}^{-1}} = 0.5
ext{mol} ),进一步可计算分子数 ( N = n
imes N_A = 0.5
imes 6.02
imes 10^{23} ) 。
2. 气体摩尔体积的关联计算:
imes 22.4
ext{L·mol}^{-1} )。3.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量关系:
ext{Al} + 6
ext{HCl} rightarrow 2
ext{AlCl}_3 + 3
ext{H}_2 ),若生成0.3 mol H₂,则消耗Al的物质的量为0.2 mol,质量 ( m = 0.2
imes 27
ext{g} = 5.4
ext{g} ) 。4.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imes V} ),例如计算40 g NaOH配成2 L溶液的浓度:( c = frac{40
ext{g}}{40
ext{g·mol}^{-1}
imes 2
ext{L}} = 0.5
ext{mol·L}^{-1} ) 。三、高频易错点及应对策略
1. 单位混淆:
2. 物质状态与条件:
3. 微粒数目陷阱:
4.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ext{平均}} = M_1
imes varphi_1 + M_2
imes varphi_2 ),其中 ( varphi ) 为体积分数。例如CO与CO₂的混合气体密度比计算。四、高考真题示例
例题(2023·全国卷):
某有机物4.6 g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₂和5.4 g H₂O,求该有机物的实验式。
解析:
1. 计算CO₂和H₂O的物质的量:
( n(
ext{CO}_2) = frac{8.8
ext{g}}{44
ext{g·mol}^{-1}} = 0.2
ext{mol} )
( n(
ext{H}_2
ext{O}) = frac{5.4
ext{g}}{18
ext{g·mol}^{-1}} = 0.3
ext{mol} )
2. 确定C、H的物质的量:
( n(
ext{C}) = 0.2
ext{mol} ),( n(
ext{H}) = 0.6
ext{mol} )
3. 计算O的物质的量:
( m(
ext{O}) = 4.6
ext{g}
imes 12 + 0.6
imes 1)
ext{g} = 1.6
ext{g} )( n(
ext{O}) = frac{1.6
ext{g}}{16
ext{g·mol}^{-1}} = 0.1
ext{mol} )
4. 实验式:(
ext{C}_2
ext{H}_6
ext{O} ) 。
五、备考建议
1. 强化公式推导:理解 ( n = frac{m}{M} ) 的物理意义,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关系。
2. 专题训练:针对气体体积、溶液浓度、混合气体计算等高频题型进行专项突破。
3. 错题整理:记录易错点(如单位、物质状态),考前重点复习。
通过系统训练和精准纠错,摩尔质量相关题型可成为高考化学的得分关键!




































推荐文章
高考概率题中P值的实际意义与解题技巧
2025-08-10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的学习重点
2025-02-25高考软件工程学科核心概念解析: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目标是什么
2025-09-24近年来哪些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
2025-02-25高考化学考点:废电池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2025-05-16职业规划中的兴趣与高考志愿匹配:如何找到平衡点
2025-06-01嵌入式系统概念在高考跨学科综合题中的渗透分析
2025-09-18的考生资格如何认定
2024-12-29针对高考命题趋势的课堂反馈方法有哪些
2025-04-24河南省各批次志愿填报中文化课成绩权重解读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