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解析
例题1(2024新课标卷第4题,改编自网页54、84):
某县盘活闲置耕地,引入专业合作社,形成“农户+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三方分红模式,县对种植者发放补贴。该模式的优点在于( )
①闲置耕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②引入新型主体提高生产效率
③运用初次分配调动积极性
④增强村集体经营能力
解析:
1. ①正确:农户将闲置耕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要素)。这体现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经营权流转”的作用,符合收入分配机制。
2. ②正确: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集约化要求。
3. ③错误:初次分配指在生产环节的分配(如工资、生产要素报酬),而补贴属于转移支付,属于再分配范畴,因此不符合题意。
4. ④错误:村集体通过分红获得收入,但并未直接参与经营,因此无法直接体现其经营能力的增强。
答案:A(①②)
解题技巧:
二、主观题解析
例题2(乡村振兴类,改编自网页69、76):
某地通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收。结合材料,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解析思路:
1. 优化资源配置与规模效应: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零散耕地,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如联合收割机、智能灌溉设备)。
2.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如精准施肥、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残留,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至加工、销售环节,增加附加值。
3. 收入分配与农民增收:
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分红等方式获得多元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体现初次分配中生产要素的贡献。
4. 政策与市场结合:
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新型主体发展,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向高效领域流动,形成“引导+市场主导”的现代农业体系。
答案要点:
三、高频考点与命题趋势
1. 传导类题目(如网页1、84):
2. 分配机制:
3. 政策与创新:
四、备考建议
1. 强化概念辨析:如“家庭农场 vs 合作社”“初次分配 vs 再分配”。
2. 关注时政热点: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等主题与新型经营主体的结合。
3. 模拟训练:针对传导类、意义类题型,结合真题归纳答题模板(如“材料提炼+理论链接+效果总结”)。
通过以上解析,考生可系统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济体制中的作用,结合政策背景与典型案例,提升政治经济学综合解题能力。
推荐文章
体育管理学专业对高考生未来职业发展有何影响
2025-03-31理科生为何常误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内涵
2025-05-17高考面试第三轮如何展现个人优势与潜力
2025-07-28河南高考的模拟考试时间安排
2025-01-01专业录取线与院校投档线差异如何影响志愿排序
2025-06-25高考排名是否影响考生的自信心
2024-12-02矩阵转置运算在几何变换题中的高考真题剖析
2025-07-1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对物理学科有要求吗
2025-04-16如何理解高考志愿填报
2024-12-13镇江大学生物科学国际化培养包含哪些基因工程课程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