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高考前突发疾病的紧急处理与就医流程指南,结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帮生及家长高效应对突发状况:

一、突发疾病的现场紧急处理

1. 保持冷静,初步评估病情

  • 晕厥/中暑:立即将考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躺,松开衣领,用湿毛巾降温,并补充水分。若意识不清,立即拨打120并通知校医。
  • 腹泻/呕吐:暂停进食,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若症状严重(如频繁腹泻),及时就医。
  • 胃痛/腹痛:热敷中脘穴或神阙穴(肚脐),避免擅自服用止痛药。
  • 发热:用温水擦拭腋下、颈部物理降温,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如复方感冒药可能导致嗜睡)。
  • 2. 联系校医或考场工作人员

  • 监考老师或带队教师需立即报告考场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由校医进行初步救治。考场通常配备急救药品(如风油精、藿香正气水)及基础设备。
  • 3. 特殊疾病处理

  • 痛经:可提前咨询医生,必要时服用布洛芬或维生素B6缓解疼痛,避免临时使用激素类药物调整经期。
  • 哮喘/过敏:立即使用随身携带的吸入剂(如沙丁胺醇),远离过敏原。
  • 二、就医流程与注意事项

    1. 立即就医的情形

  • 高热不退、持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抽搐、严重外伤等需立即拨打120,并由专人陪同送医。
  • 2. 就医前准备

  • 携带资料:身份证、医保卡、既往病历、近期用药清单(如降压药、胰岛素)。
  • 告知医生考试需求:说明考生身份,要求开具不影响考试状态的药物(如避免含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
  • 3. 转诊与后续安排

  • 若需住院或长期治疗,及时向学校及考试机构申请补考或特殊安排(如启用备用考场),并提供医院诊断证明。
  • 三、考前的预防与应急备案

    1. 健康监测与药物准备

  • 考前一周记录体温、睡眠及饮食情况,家中备常用药(如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止疼药)。
  • 慢性疾病考生(如糖尿病、高血压)需规律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
  • 2. 饮食与作息管理

  • 避免生冷、辛辣食物,考前3天饮食清淡,保证睡眠,可适当运动减压。
  • 3. 模拟突发情况训练

  • 提前演练“考试中途离场”“突发腹痛”等场景,缩短应急决策时间,避免慌乱。
  • 四、特殊情况处理

    1. 女生生理期

  • 无严重痛经者无需干预;痛经严重者可提前咨询医生,必要时服用止痛药或调整经期。
  • 2. 心理紧张与失眠

  • 睡前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若失眠严重,可短期服用超短效催眠药(如唑吡坦),避免长效药物影响次日状态。
  • 五、就医后的考务协调

    1. 及时报备考试机构

  • 通过学校或考点负责人向教育局提交医院证明,申请启用备用考场或补考。
  • 2. 心理疏导与状态恢复

  • 家长需协生调整心态,避免因病情影响后续考试,可通过呼吸训练、积极暗示缓解焦虑。
  • 总结

    高考前的突发疾病需以“快速响应、科学处理、考务协调”为原则。考生及家长应提前熟悉应急预案,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备齐药物,并与学校、医疗机构保持紧密沟通。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合理利用考场医疗资源,确保健康与考试权益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