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焦虑与情绪波动
咖啡因通过阻断腺苷受体刺激中枢神经,过量摄入会导致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表现为焦虑、躁动、易怒和情绪不稳定。部分人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或抑郁倾向。研究表明,咖啡因还可能加重原有焦虑症或躁郁症患者的症状。2. 失眠与睡眠质量下降
咖啡因的半衰期约为4-6小时,过量摄入会延长入睡时间,导致失眠或睡眠碎片化。即使入睡,也可能因睡眠深度不足而影响次日精力。高考前因压力本身易引发睡眠问题,叠加咖啡因的刺激可能加剧疲劳,形成恶性循环。3. 肌肉震颤与抽搐
高剂量咖啡因会引发肌肉不自主震颤,甚至全身性抽搐,尤其在缺乏休息或脱水时更明显。长期过量摄入还可能加重肌肉疲劳,影响手部精细操作能力,对考试书写或答题产生干扰。4. 注意力分散与思维混乱
过量咖啡因可能导致大脑过度兴奋,反而降低专注力,出现思维跳跃、言语混乱或判断力下降,影响考试表现。部分人会出现短暂的理解力减弱,难以处理复杂逻辑问题。5. 戒断反应(突然停止后)
若考生突然减少或停止咖啡因摄入(如考试当天未喝咖啡),可能出现头痛、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戒断症状,进一步影响考试状态。特别提醒:
个体差异:青少年对咖啡因的敏感性较高,部分人即使摄入常规剂量(如200毫克)也可能出现上述反应。剂量参考:健康青少年每日咖啡因安全上限为100毫克(约1杯咖啡),而能量饮料单罐可能含50-100毫克,需警惕叠加摄入。建议高考前通过调整作息、适当运动等方式提神,避免依赖咖啡因。如需饮用,控制在上午时段,并选择低剂量(如茶或低因咖啡)。
推荐文章
高考录取的流程是怎样的
2024-11-19高职专科批次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6-10高考体检合格但入学后不适应该专业学习怎么办
2025-03-20高考 动词,高考高频词汇常见动词
2023-12-17高中学习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2025-03-02高考志愿填报中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成功率
2025-07-23选择跨专业的风险和机会是什么
2025-01-08天津高考中理科生适合选择哪些热门专业
2024-12-23如何通过高考成绩判断自身学术能力
2024-11-24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高考命题关联性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