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高考加分政策,同一考生若符合多项加分条件时,需遵循“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值”的规则执行。具体规则如下:

1. 不累计加分,仅取最高一项分值

  • 若考生同时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如既是烈士子女又是少数民族考生),只能选择其中加分幅度最大的一项,不可叠加。例如,烈士子女加20分,少数民族加5分,则最终仅取20分加分。
  • 该规则适用于全国性加分项目(如烈士子女、退役军人等)和地方性加分项目(如少数民族加分)的组合。例如,若某考生同时满足烈士子女(加20分)和某省少数民族加分(加10分),则取20分。
  • 2. 加分分值上限规定

  • 全国性加分项目:最高加分不超过20分。例如,烈士子女、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的退役军人等项目的加分均设此上限。
  • 地方性加分项目(如少数民族加分):部分省份规定地方性加分仅适用于本省高校投档,且分值不得超过20分。例如,四川省少数民族考生在省属院校录取时最高可加50分,但若报考外省高校,加分上限为20分。
  • 3. 优先录取与加分的区分

  • 优先录取资格(如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子女等)与加分政策不冲突,但优先录取属于“同等条件下优先”,不涉及分数叠加。
  • 4. 地方性加分项目的特殊限制

  • 地方性加分(如少数民族、农村独生子女)通常仅适用于本省高校投档。例如,福建省规定少数民族加分仅适用于省属高校,且2026年起将取消该政策。
  • 部分省份(如河南)已全面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改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5. 申报与审核流程

  • 考生需主动申报所有符合条件的加分项,经户籍、学籍审核及三级公示后,由系统自动筛选最高分值项目。若未申报或材料不全,将视为放弃加分资格。
  • 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核心是“公平性”与“精准性”,通过限制加分累加以避免过度倾斜。考生需提前了解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如少数民族加分的地区限制),并确保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具体细则可参考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