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名方式与院校范围

  • 报名平台不统一:综合评价报名需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或各高校官网,东北大学等个别院校则纳入辽宁省提前批志愿填报。
  • 院校层次覆盖广:涵盖985、211、双一流及省属高校,如浙大、复旦、南方科技大学等,适合不同成绩段考生。
  • 招生区域限制:部分省属高校(如山东、江苏、广东等)仅面向本省招生,而北外、昆山杜克大学等面向全国或多省市。
  • 2. 报考条件与竞赛要求

  • 无竞赛奖项可报名:大多数综评院校不强制要求竞赛奖项,但省属高校可能将其作为附加条件。竞赛奖项(如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可作为潜质佐证,提升初审优势。
  • 综合素质要求:需提供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如山东要求高中完成10天社区服务及6学分考察活动)、思想品德等材料。
  • 学考要求:浙江、广东等地区对学业水平考试有明确分数或等级要求。
  • 3. 录取规则与“锁档”风险

  • 综合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50%,结合校测(面试/笔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按比例折算总分择优录取。
  • 锁档政策:部分高校(如江苏A类院校、浙江国科大、复旦等)在考生确认志愿后锁定档案,若被拟录取则无法参与后续批次投档,需提前与招生老师确认。
  • 降分录取机会:考生可能以低于统招10-30分的成绩被录取,未录取不影响普通批志愿。
  • 4. 校测与政策差异

  • 校测时间差异:浙江在高考前校测,上海在出分后校测,其他省市多在高考后至出分前。
  • 考核内容:包括公民素质、科学思维、创新潜质等,部分高校(如南科大)设机试+面试。
  • 5. 报考策略与注意事项

  • 不限报且可兼报强基计划:考生可同时报考多所综评院校及强基计划,增加录取机会。
  • 材料准备与时间管理:需提前整理竞赛证书、社会实践证明、个人陈述等材料,避免因报名时间短(通常3-5月)手忙脚乱。
  • 关注政策动态:2025年部分赛事(如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暂停,需规避无效备赛。
  • 6. 适合人群与优势

  • 适合考生类型:综合成绩优秀、有学科竞赛奖项、社会实践突出、具备外语或文体特长的学生。
  • 优势专业集中:综评招生多提供高校王牌专业(如临床医学、计算机等),专业竞争力强。
  • 关键提醒

  • 竞争激烈:2024年综评报名超103万人次,录取率约2.5%,建议提前规划并提升综合素质。
  • 分省政策差异:如中南大学在云南追加计划、浙江三位一体政策等,需仔细研读目标院校在本省的招生简章。
  • 规避风险:谨慎选择可能锁档的院校,合理分配“冲稳保”志愿梯度,确保兜底。
  •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条件,综合参考目标院校近年的录取分数线和招生简章(如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已公布2025年报名时间),灵活制定报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