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中的情感表达题型是高频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以下从题型特点、解题策略及答题模板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题型特点与常见提问方式

1. 直接提问情感或主旨

  • 例如:“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的主旨是什么?”
  • 变体提问:“诗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结合某句分析情感。”
  • (参考网页1、30)

    2. 结合意象或意境分析情感

  • 例如:“诗中‘落花’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分析某联情景交融的意境。”
  • 需通过意象特征与意境氛围推导情感(如孤寂冷清、豪迈旷达等)(参考网页1、16)
  • 3. 通过典故或关键词句考查情感

  • 例如:“诗中用‘任公子’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 “赏析‘岂’‘应’等虚词的表达效果。”
  • 需结合注释理解典故内涵,抓情感词(如“愁”“恨”“喜”)直接切入(参考网页30、24)
  • 二、解题策略与答题步骤

    1. 分析内容,梳理情感层次

  • 步骤:逐句概括内容→分类整合情感(如羁旅思乡、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等)。
  • 示例: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由漂泊之景引出孤独无依之情(参考网页1、25)
  • 2. 关注表达技巧

  •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反衬、虚实结合等。
  • 答题模板
  • ① 指出手法(如“借景抒情”);

    ② 结合诗句分析手法运用;

    ③ 点明情感表达效果(参考网页16、25)

    3. 利用关键信息辅助理解

  • 题目:如《春夜洛城闻笛》中“闻笛”暗示思乡主题。
  • 注释:注释常解释背景或典故,如李白《金陵望汉江》注释点明“任公子”象征英雄无用武之地(参考网页30、24)
  • 三、典型题型答题模板

    1. 直接分析情感型

  • 模板
  • (1)诗歌内容:分句概括画面或事件;

    (2)情感关键词:点明情感类型(如“闲适”“孤寂”);

    (3)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示例(网页30):
  • 李白《金陵望汉江》通过“任公子罢钓竿”的典故,表达对盛世的歌颂与英雄失落的感慨。

    2. 意象/意境关联情感型

  • 模板
  • (1)列举意象并描述画面;

    (2)概括意境特点(如“萧瑟凄凉”);

    (3)情感提炼(如“亡国之痛”“思乡之愁”)。

  • 示例(网页1):
  • 《春行即兴》中“花自落”“鸟空啼”以寂寥之景,透出伤春凄凉之情。

    3. 技巧与情感结合型

  • 模板
  • (1)指出技巧(如“拟人”“反衬”);

    (2)分析技巧在诗句中的运用;

    (3)说明情感表达效果。

  • 示例(网页16):
  •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以“绿荷背西风”拟人化描写,暗含诗人对时局的伤感不平。

    四、高频情感类型与常见意象

    | 情感类型 | 常见意象 | 示例诗句 |

    |--|-|-|

    | 忧国伤时 | 烽火、残阳、古战场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

    | 思乡怀人 | 明月、孤雁、笛声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

    | 壮志难酬 | 宝剑、白发、寒灯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

    | 隐逸闲适 | 菊花、渔舟、松竹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

    五、易错点与提升建议

    1. 避免笼统表述:如“表达了伤感之情”需具体化为“因战乱漂泊而感伤”。

    2. 注意情感矛盾性:如陆游《示儿》中既有悲怆又有坚定。

    3. 结合时代背景:如南宋诗词多含收复失地之志,晚唐诗歌常带衰颓之气(参考网页24、30)。

    通过系统练习和分类归纳,考生可逐步掌握情感题的答题逻辑,提升对诗歌深层意蕴的解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