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解题框架)
1. 提出假设
示例:检验某批次产品合格率是否达到90%,则设 H₀: p=0.9,H₁: p≠0.9。
2. 选择检验统计量
3. 确定显著性水平(α)和临界值
4. 计算统计量并比较
示例:若计算出的Z值超过Zₐ/2(双侧检验),则拒绝H₀。
5. 结论
二、高考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1. 均值检验
1. 设定H₀: μ=μ₀(如μ=4cm),H₁: μ≠μ₀。
2. 计算样本均值与标准差,构造t统计量。
3. 比较t值与临界值,判断是否拒绝H₀。
示例题:某机器生产肥皂厚度应为5cm,抽样测得均值为5.3cm,需检验机器性能是否正常。
2. 比例检验
3. 独立性检验(卡方检验)
1. 列联表整理数据。
2. 计算期望频数和卡方值:( χ² = sum frac{(实际频数-期望频数)^2}{期望频数} )。
3. 比较χ²值与临界值,判断是否拒绝H₀。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审题与假设设定
2. 统计量的选择依据
3. 避免两类错误
4. 计算与临界值精度
四、高考真题示例
题目:某厂称其产品合格率为95%,质检部门抽查100件发现8件不合格,能否认为合格率低于95%(α=0.05)?
解题步骤:
1. H₀: p=0.95,H₁: p<0.95(单侧检验)。
2. 计算样本合格率:( hat{p} = 92/100 = 0.92 )。
3. 计算Z值:( Z = frac{0.92-0.95}{sqrt{0.95×0.05/100}} ≈ -1.38 )。
4. 查表得Z₀.₀₅=1.645,因|Z|=1.38 < 1.645,不拒绝H₀。
5. 结论:无充分证据表明合格率低于95%。
假设检验的核心是小概率反证法,通过构造统计量和临界值比较,结合实际问题背景得出结论。高考中需熟练掌握均值、比例、独立性检验的步骤,注重审题与计算细节,避免因理解偏差或计算错误失分。

































推荐文章
不同省份的高考报名流程有何不同
2024-12-27如何高效筛选高考补录院校及专业缺额信息
2025-06-27营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2025-01-08社工实习中的个案分析技巧在高考面试中的应用
2025-08-12自动化专业在高考选科中为何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2025-08-13高考生如何预防备考期间炎的发生
2025-05-23高考全国卷一-新高考全国一卷物理真题2022
2023-10-23高考调剂后的社团活动参与建议
2025-02-22市场调研方法如何辅助高考志愿风险评估
2025-09-17录取规则对不同类型院校有什么区别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