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和T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员,二者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分工明确,但也存在协同作用。以下是它们的具体分工及机制:

一、B细胞:体液免疫的核心执行者

1. 抗体生成与病原体中和

  • B细胞通过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病原体的特异性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大量分泌抗体(如IgG、IgM、IgA等),这些抗体直接结合游离的病原体或毒素,中和其毒性并标记目标以便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 记忆B细胞:初次免疫后保留对病原体的记忆,再次感染时可快速激活,增强抗体产生的效率。
  • 2. 体液免疫的启动与调节

  • B细胞的激活需要双重信号:一是BCR与抗原结合,二是辅助性T细胞(Th)提供的共刺激信号(如CD40-CD40L结合)和细胞因子(如IL-4、IL-21)。
  • 基因重排与多样性:B细胞通过基因重排(V(D)J重组)和体细胞高频突变(SHM)产生约10¹³种不同抗体,覆盖几乎所有可能的抗原。
  • 二、T细胞:细胞免疫的主导者与免疫协调者

    T细胞分为多个亚群,各司其职:

    1. 辅助性T细胞(CD4+ Th细胞)

  • 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IL-2、IFN-γ)激活B细胞、巨噬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协调体液与细胞免疫。
  • 亚群分化:根据微环境信号分化为Th1(抗病毒/胞内菌)、Th2(抗寄生虫/过敏)、Th17(抗胞外菌)等,精准调控免疫应答。
  • 2. 细胞毒性T细胞(CD8+ CTL)

  • 直接杀伤感染/癌变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R)识别靶细胞表面的MHC I类分子-抗原复合物,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凋亡。
  • 清除潜伏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细胞,防止病原体扩散。
  • 3.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

  • 免疫耐受与稳态维持:通过分泌IL-10、TGF-β等抑制过度免疫反应,防止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
  • 肿瘤免疫逃逸的“帮凶”:某些Treg会抑制抗肿瘤免疫,成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 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作

    1. 抗原呈递与交叉激活

  • B细胞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将加工后的抗原通过MHC II类分子提呈给Th细胞,激活T细胞。
  • Th细胞反过来通过CD40L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抗体类别转换(如IgM→IgG)。
  • 2. 联合清除复杂感染

  • 胞内病原体:CTL直接杀伤感染细胞,同时Th1细胞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功能。
  • 胞外病原体:抗体中和毒素,标记病原体供吞噬细胞清除,补体系统辅助溶解病原体。
  • 四、应用与临床意义

  • CAR-T疗法:改造患者T细胞的TCR,使其靶向特定抗原(如CD19),用于治疗B细胞白血病。
  • 疫苗设计:灭活疫苗依赖B细胞产生抗体,活疫苗同时激活T细胞提供长效保护。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Treg或CTLA-4/PD-1通路,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
  • 总结

    B细胞主导体液免疫,通过抗体中和病原体;T细胞主导细胞免疫,直接杀伤异常细胞并调控全局免疫应答。二者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和抗原呈递紧密协作,形成多层次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