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1. 原理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基于DNA半保留复制原理,通过体外模拟DNA复制过程,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指数级扩增。其核心是通过温度调控实现变性、复性(退火)、延伸的循环。
2. 步骤
3. 反应体系
包括模板DNA、引物(两种)、耐高温DNA聚合酶、dNTP、缓冲液(含Mg²⁺)等。其中,引物设计是关键,需满足以下条件:
二、PCR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1. 基因诊断的核心技术
PCR可用于快速扩增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结合荧光探针或凝胶电泳检测目标序列是否存在。例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荧光信号判断病毒RNA的存在。
2. 特异性与灵敏度
3. 常见应用场景
三、高考高频考点
1. PCR与体内DNA复制的区别
| 对比项 | PCR | 体内DNA复制 |
||-|--|
| 解链方式 | 高温变性(无需解旋酶) | 解旋酶催化解链 |
| 引物类型 | DNA引物 | RNA引物 |
| 酶 | Taq DNA聚合酶(耐高温) | DNA聚合酶、解旋酶等 |
| 温度条件 | 循环变温(高温变性,低温退火) | 恒定体温环境 |
| 产物连续性 | 两条链均连续合成 | 一条链连续,另一条链不连续(冈崎片段) |
2. 循环次数与产物计算
3. 实验操作易错点
4. 荧光定量PCR技术
四、真题演练示例
例题:设计一对引物扩增某基因片段,已知模板链序列为5'-ATGC...(中间序列)...CGTA-3'。
要求:写出两种引物的序列,并说明设计依据。
答案:
依据: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因此引物需与模板链的3'端互补。
五、总结
PCR技术的核心考点包括原理、步骤、引物设计、与体内复制的区别、应用场景及实验分析。基因诊断的考察常结合临床案例(如病毒检测)或实验设计(如引物选择),需重点掌握循环次数计算、产物类型分析及错误原因推断。





































推荐文章
聊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是否涉及师范教育内容
2025-06-15化学专业的实验要求有哪些
2025-01-16传媒艺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
2025-04-02大学专业调整的流程是什么
2025-01-02高考报名与大学专业选择有何关联
2024-11-30沟通表达能力在高考面试与市场营销职业中的双向提升
2025-08-19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对高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侧重点
2025-03-29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考核的标准解读
2025-06-27医学专业心理测试:你能否承受五年高三式学习强度
2025-04-15浙江高考二段线历年对比与志愿填报策略建议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