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掌握是提分的关键难点,需结合系统积累、语境分析与实练。以下是突破策略及具体方法:
一、明确考纲要求,聚焦高频考点
1. 实词重点
范围:考纲要求掌握300个高频实词(如“爱、安、被、倍、本、鄙”等),需重点记忆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用法。例如“爱”可表示“喜爱”(《师说》)、“爱惜”(《六国论》)、“吝惜”(《指南录后序》)等不同含义。方法:按主题分类整理,如“官职类”(拜、除、迁)、“军事类”(拔、败、兵)等,结合例句理解词义演变规律。2. 虚词重点
核心虚词:需熟练掌握18个高频虚词(如“而、何、乎、乃、其、以”等)的用法。例如“以”既可作介词表“用、凭借”(《醉翁亭记》),也可作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出师表》)。技巧:通过语法位置判断虚词功能,如“之”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常表取消句子独立性(《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二、强化积累与迁移能力
1. 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教材为本:梳理课本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用法,建立知识网络。例如《六国论》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与课外文本中的同词异义对比。真题训练:利用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分析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灵活应用。例如2022年全国卷将实词与教材例句对比考查,需强化联想能力。2. 语境推断与逻辑分析
上下文关联:通过前后文意、句式结构(如对仗、排比)推断词义。例如“拔”在“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意为“超出”,而在“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意为“攻克”。成语辅助:借助成语中的文言词义辅助记忆,如“亡羊补牢”的“亡”对应“丢失”义。三、突破难点:一词多义与活用现象
1. 一词多义
本义与引申义:例如“兵”本义为“兵器”(《过秦论》),引申为“军队”(《赤壁之战》)、“战争”(《六国论》)等。分类记忆:整理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典型例句,如“为”可表判断(《陈涉世家》)、被动(《廉颇蔺相如列传》)、目的(《鸿门宴》)等。2. 词类活用
规律总结:名词活用:若名词前有副词或后带宾语,常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的“军”表“驻军”)。使动/意动:如“项伯,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为使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为意动用法。四、实战策略与复习规划
1. 分阶段复习
基础阶段:每日定量记忆20个实词+3个虚词,结合例句巩固。强化阶段:专项练习翻译与断句,关注文化常识(如官职、科举、礼仪)与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冲刺阶段:限时训练真题,整理错题本,分析命题趋势(如近年偏好纪事本末体与说理类文本)。2. 工具与资源
教辅推荐:使用《文言文完全解读》等工具书系统梳理知识点。数字化学习:利用电子版高频词表(如180实词+17虚词总结)随时复习。五、命题趋势与应试技巧
1. 选材多样化:近年考题涵盖史传、杂史、诸子散文等,需广泛涉猎《战国策》《史记》等经典文本。
2. 题型灵活化:简答题侧重逻辑分析(如“游说策略比较”),需结合教材篇目(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总结答题模板。
3. 翻译原则:遵循“信、达、雅”,重点落实关键词(如通假字、活用词)与句式(倒装、省略)。
总结:文言文复习需以积累为核心,以语境为纽带,以真题为路径。通过分类整理、逻辑推断与实战演练,逐步突破实词虚词难点,最终实现从“读懂”到“做对”的跨越。
推荐文章
如何选择云南大学的外语专业
2025-01-27揭秘踩线专业真实就业数据:家长需警惕哪些误区
2025-06-02填报志愿时需注意哪些时间节点
2024-11-18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分专业
2024-12-31择优录取政策如何推动高考制度变迁
2025-03-16调剂自选的热门专业推荐
2024-12-21今年高考.(今年高考有新变化)
2023-11-12如何防范身体条件不符导致的退档风险
2025-05-25神舟飞船结构设计与飞行原理
2025-04-29保底志愿应该放在平行志愿的哪个位置
2025-04-30